烽火岁月铸忠诚 桃李芬芳传温情

核心提示: 穿越抗美援朝战争的枪林弹雨,亲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家住云阳街道的志愿军英雄老兵、老教师蒋恒迎来了他的百岁寿辰。

本报记者 蒋须俊 萧也平

穿越抗美援朝战争的枪林弹雨,亲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家住云阳街道的志愿军英雄老兵、老教师蒋恒迎来了他的百岁寿辰。近日,他的亲友和近百名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齐聚一堂为这位世纪老人祝寿,共同见证一段跨越岁月的传奇人生。

当天上午9时30分许,位于水中仙国际酒店2楼的祝寿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喜庆氛围,大红的寿字格外醒目,彩色气球与喜庆彩带装点着每一个角落。老人精神矍铄,衣着整洁,头戴一顶新军帽,端坐在轮椅上,胸前的勋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前来祝寿的学生络绎不绝,有的手捧鲜花,有的则带着自己的孙辈前来祝寿,场面温馨感人。

看着昔日的学生围在身边合影,蒋恒非常开心:“你们当中哪个最调皮捣蛋我都记得呢。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好,我们要感恩新时代,希望你们平安幸福。”说话间,老人不忘传承红色文化,几位少年儿童站在老人身旁认真聆听他讲述志愿军保家卫国的故事,心中激起对志愿军老英雄的敬佩与感激之情。蒋恒满含深情地对孩子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将来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1950年,24岁的蒋恒跨过鸭绿江,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穿着单薄军装的他与战友们以血肉之躯抵御钢铁洪流。温井战斗中,面对美军最先进的F84战机,他所在的高炮连以4门炮击落9架敌机,创造战场奇迹,荣立集体三等功。1953年回国后,蒋恒选择投身教育,从华东军区干部速成学校教员到家乡教师岗位,他将战场上的坚韧与智慧注入课堂,成为学生心中“德高望重、爱生如子”的榜样。

谈及蒋恒老人,他的学生无不竖起大拇指。珥陵镇中东村原大西里完小64届毕业生、市政协原副主席李金连说:“恩师蒋恒百岁寿诞,我们都很高兴,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后来转业回乡一直在教育战线耕耘近50年。他勤勤恳恳,一生光明磊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65届大西里完小毕业的吴清宇告诉记者,百岁寿辰,因为蒋老师拒收学生礼金,他就撰写了两首七言诗,代表10位同学共同作为贺礼相送。其中,《庆恩师百寿》诗词内容为:“百年恩德感英群,岁月永赐老寿星。华景常在与人共,诞生奇迹众神庆。”另一首《蒋家好运》的诗写道:“蒋府堂前瑞景恒,家风高尚出祥公。长寿厚德好运久,兴旺后辈必耀荣。”“这是对恩师的礼赞,也真诚祝福他福寿绵长,百年人生更辉煌。”吴清宇说。

“蒋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为军人出身的他,那时每天早晨都带着学生们一起去晨练跑步,同学们经过锻炼,身体都很棒。”埤城中学87届花卉班学生朱巧英感慨地说,平时蒋老师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学生一定要多学知识,各种知识都要学一点,这样才能多一份底气,不会被社会淘汰。铭记蒋老师的教诲,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奋进,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蒋老师,祝您生日快乐!”“祝蒋老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宴现场温馨又热闹,在大家的簇拥和协助下,蒋老分切了一个生日大蛋糕,与众亲友和学生们共享这份甜蜜与幸福。

“今天我非常开心,这么多人来为我过百岁生日,感谢大家,感恩党和政府对我们志愿军老兵的关怀。”面对众人的祝福,蒋恒满是欣慰与感动,缓缓举起右手敬礼致谢。

从风华正茂到期颐之年,从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神炮手”到桃李满园的师者,蒋恒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用百年时光诠释了何为“忠诚、奉献、坚韧”,他的故事提醒我们不忘来时路,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续写新的辉煌。

蒋恒的女儿表示,这场特殊的百岁寿宴是对父亲长寿的庆贺,也是一次心怀感恩的活动,更是家族传承、亲情友情和浓浓师生情凝聚的见证,同时还是红色文化传承的生动展现,希望这份温暖与美好能够在小辈间和他的学生中代代延续。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