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已过,夏天未走?我市入秋尚需时日

核心提示: “都过了寒露,怎么还这么热?秋天到底来没来?”10月中旬,寒露节气已过,不少市民在早晚出行时还是穿着短袖,面对持续的晴热天气,纷纷发出这样的疑问。

本报讯 (记者 王丹 陈晓玲)“都过了寒露,怎么还这么热?秋天到底来没来?”10月中旬,寒露节气已过,不少市民在早晚出行时还是穿着短袖,面对持续的晴热天气,纷纷发出这样的疑问。昨日,记者带着市民关切的问题,采访了市气象局专业人员,为大家带来最新的天气解读。

气象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目前我市尚未达到气象学意义上的入秋标准。据介绍,气象学对入秋有着严格且统一的界定:需要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22℃,且后续气温不再回升至该标准以上,才能正式判定为入秋。而从近期的监测数据来看,我市日平均气温始终高于22℃,最高气温更是稳定维持在30℃左右,完全不满足入秋条件。

对于寒露时节仍出现30℃气温的现象,工作人员解释道,这在我市并不算罕见。寒露虽标志着深秋的开始,意味着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但受前期暖湿气流势力较强的影响,短期内气温难以快速下降。从历史气候数据来看,近10年来10月上旬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频次明显增加。

持续的晴好天气为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户外活动带来了便利,不少人趁着好天气晾晒衣物、外出秋游。但气象部门工作人员也特别提醒,当前气温偏高,白天紫外线强度依然较强,市民外出时需做好防晒措施,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导致晒伤;同时,晴好天气下空气湿度较低,人体水分蒸发较快,还需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至于市民最关心的“何时能降温”,工作人员表示,降温的关键在于冷空气的势力变化。目前,北方已有弱冷空气活动,但尚未对我市造成明显影响,从中长期来看,10月中旬后期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市,届时我市气温将有明显降低。

气象部门建议,市民需密切关注每日发布的天气预报和气温变化趋势,根据气温波动及时调整衣物,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人群,要注意防范气温骤降可能引发的感冒、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平稳度过季节交替期。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