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很精彩

核心提示: 金秋十月,丹凤朝阳,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相连,拼出8天的“超长版”假期。期间,我市文旅市场并未因部分市民的远行而沉寂,反而凭借精心烹制的本土文旅“盛宴”,点燃了市民“家门口”度假的热情。

本报记者 曾丽萍

金秋十月,丹凤朝阳,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相连,拼出8天的“超长版”假期。期间,我市文旅市场并未因部分市民的远行而沉寂,反而凭借精心烹制的本土文旅“盛宴”,点燃了市民“家门口”度假的热情。从历史悠久的文化景区到绿意盎然的生态步道,从艺术气息浓厚的美术馆到人头攒动的城市商圈,再到传承红色基因的纪念场馆与活力四射的体育赛场,丹阳以其多元化的魅力,成功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假日狂欢,生动诠释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欢乐图景。

景区览胜:

历史与自然的双重奏鸣

秋色浸染下的九里风景区,迎来了又一波游览高峰。作为古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都在诉说着跨越千年的故事。季子庙前,香火鼎盛,游客们在此感受“季子挂剑”的诚信精神;古街巷里,旌旗招展,身着传统服饰的古装人物与往来游客互动,平添几分古韵雅趣……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历史,大人们在漫步间品味文化,实现了文旅深度融合的寓教于乐。

“这边的粉黛边还有打卡牌,快来快来。”假期,九里景区为游客奉上了“粉黛”花海,用美丽秋日的一抹粉色惊艳了游客。“景区粉黛有100亩,整个花海从10月1日正式开园,迎来最佳观赏期,这片粉色花海也是园内游客拍照打卡最聚集的地方。”九里景区相关负责人说。粉黛田边,半人高的粉色海洋随风轻轻舞动,在绚烂的秋日里,十分漂亮。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半蹲着甚至簇在花前的女孩戴着帽子、披着丝巾摆造型“打卡”。一次次快门下,留下美丽的秋日剪影。

另一边,坐落在孙尚香故里——开发区孙巷村的香海琴枫景区则推出“梦回三国”互动游戏,以三国传奇人物孙尚香为灵魂IP,深度挖掘其故里文化,打造镇江首个任务驱动式NPC互动游园,带游客感受三国氛围,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盛宴。

与此同时,城市绿肺——黄连山步道景区则以其清新的空气和如画的秋景,成为了市民健身休闲、亲近自然的首选之地。晨光熹微中,已有市民沿着蜿蜒的步道拾级而上,或快走,或慢跑,在林涛鸟鸣中开启活力一天。午后,步道上更是人流如织,家庭组团、朋友相约,大家一边欣赏层林尽染的山色,一边拍照留念,记录下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温馨时光。“不用远行,就能享受到如此优质的生态资源,感觉特别幸福。”正在登山的市民王先生感慨道。假期,黄连山景区还为游客准备了音乐喷泉、非遗火壶、火流星、七彩祥云烟花秀表演、大型文艺演出与无人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了假日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艺苑芬芳:

非遗技艺的时尚邂逅

这个假期,市美术馆为市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一场别开生面的“珐琅生辉——掐丝珐琅公益体验课”在这里举行,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尤其是年轻人和亲子家庭踊跃参与。

课程特邀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师生团队担任艺术指导。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从掐丝、点蓝到打磨,亲手体验着这项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传统工艺的精妙。指尖流转间,一幅幅色彩绚丽、纹样精美的珐琅作品逐渐成型,学员们脸上洋溢着创造带来的满足与喜悦。

“没想到非遗可以这么有趣!”带着孩子前来体验的李女士兴奋地表示,“这不仅让孩子了解了传统文化,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让我们度过了一段非常有意义的亲子时光。”美术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类公益体验课旨在拉近非遗与公众的距离,让古老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国庆期间,美术馆还同步推出了多个艺术展览,使得这里成为市民感受艺术熏陶、提升审美素养的重要场所,文化过节蔚然成风。

红色印记:

初心使命的时代回响

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重温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也成为许多市民和游客的选择。位于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的“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专题展在假期迎来了参观热潮。

展览由西柏坡纪念馆、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民盟丹阳文化支部主办,展览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决战前夕”“大决战”“七届二中全会”“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五个部分组成,精选了15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观众或驻足凝视,或低声交流,或聆听讲解,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带孩子来这里,是想让他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和奋斗。”一位年轻的父亲如是说。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个假期充分发挥了其资政育人的功能,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播,激发了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为假日文旅增添了厚重而温暖的底色。

商圈聚气:

都市活力的欢乐迸发

如果说景区和场馆提供了静心品味的选择,那么城市商圈则以其动感与潮流,汇聚了假日最旺的“烟火气”。

吾悦广场作为我市的商业地标之一,在这个假期化身为欢乐的海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10月3日和4日的“丹阳·镜彩不一YOUNG——全民K歌,唱响金秋”文旅全民欢唱盛会。中心舞台前,总是围满了热情的观众,上至银发长者,下至垂髫孩童,都勇敢地拿起话筒,一展歌喉。经典老歌引发全场大合唱,流行金曲赢得阵阵喝彩,原创表演则让人眼前一亮。活动现场报名即唱即评,每场限15名选手。通过“零门槛”和“强互动”方式,打造沉浸式音乐互动体验,吸引大量市民、音乐爱好者及家庭参与和观赛,歌声、笑声、掌声交织在一起,将节日的氛围推向高潮。

除了全民K歌,商圈内各商家也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和主题市集,餐饮区座无虚席,影院场次爆满,儿童乐园欢声不断。集购物、餐饮、娱乐、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性体验,使得商圈成为市民假日休闲放松、家庭聚会的核心区域,充分展现了我市消费市场的活力与韧性,也为城市夜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而更具文化韵味与沉浸式体验的潮流,则在“晶彩镜潮”运河1958大运生活集澎湃涌动。自10月1日启动并将持续整个月的这场盛会,巧妙地将市集、演绎、游乐、营地与特色文化、潮流艺术展融为一体,汇聚了丹阳文创、创意手作、特色美食、文艺演出和互动体验等多元业态,成功吸引了市民及游客的热情参与,实现了文化惠民与假日促消费的双赢。

赛场风云:

银龄活力的激情展现

文体不分家,假日的丹阳,体育赛事同样精彩。10月7日,一场面向大运河周边城市的2025年丹阳市第三届大运河友好城市门球邀请赛,在位于云阳大桥桥下空间的市门球活动中心热烈开赛。

赛场上,来自各个城市的16支代表队近160名选手精神矍铄,挥杆对垒沉着冷静,弯腰击球身手矫健,精准的送球、漂亮的闪击,充分展现了门球运动的魅力与中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赛场边,观众们为每一次精彩得分鼓掌喝彩,气氛热烈而友好。

这个假期,丹阳文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从九里景区的文化沉浸到黄连山步道的生态康养,从美术馆的非遗体验到商圈的时尚狂欢,从总前委的红色洗礼到赛场的运动风采,我市成功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全覆盖、有温度的本地假日生活圈。这股“家门口”的文旅热,不仅反映了市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更凸显了我市在深挖本土资源、推动文旅体商深度融合、促进消费升级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这股涌动全城的文旅热潮,为丹阳的假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其乐融融的动人画卷,也为未来城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