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眼镜城单日最高接待近4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超22万人次
本报讯 (记者 陈静 通讯员 罗玲) “双节”假期落幕,丹阳眼镜城交出亮眼成绩单:截至10月8日,眼镜城累计接待游客超22万人次,同比增长29%。从单日数据来看,10月3日迎来客流峰值,当日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峰值增长30%。凭借配镜优惠、网红引流、市集狂欢与立体保障的多重赋能,这座国家3A级购物旅游景区成功成为假期消费新热点。
“配镜游”持续火爆,
产业优势引客纷至
“从上海坐高铁到丹阳,出站就到,45分钟就配好了3副眼镜,一点不耽误下一站去安徽游玩。”来自上海的于先生拖着行李箱在丹阳眼镜城一眼镜店验光区排队时,手中还攥着刚打印好的验光单。在该店验光区,6个验光点位前均排起长队,验光师们手持专业设备,细致完成视力检测、瞳距测量、散光轴位确定等多道流程,为游客提供专业验光服务。
作为全球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中国眼镜产业集群,我市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镜架年产量达1亿多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镜片年产量超4亿副,约占全国的70%、全球的40%左右。完整的产业链,让“即配即取”成为丹阳眼镜消费的常态。假日期间,眼镜城商户备好货品,推出满减、满送等专属优惠,进一步吸引了众多游客光顾。“我们一家五口从江阴开车到丹阳,只花了1个多小时,一共配了5副眼镜,同等品质比我们当地便宜一半以上,这趟来得值。”正在取镜区等候的黄先生,手提装满眼镜的包装袋笑着说道。
从车流分布来看,长三角周边城市游客是此次假期的消费主力军,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自驾游客占比超70%。10月3日至5日这三天出现车流高峰,上午9时至16时为配镜车辆高峰时段,眼镜城片区3处临时停车场与原有4处停车场全部爆满,3600余个停车位日均使用率高达98%。
网红店长引流,
点燃现场消费热情
为打破传统实体营销“线下单一场景”的局限,丹阳眼镜城以网红IP为核心搭建数字化营销矩阵,为国庆客流高峰蓄能。早在节前,便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主流社交平台,精准投放“丹阳‘十一’巨好玩”等话题标签。数据显示,相关内容上线后社交平台曝光量突破600万,评论区中“求地址”“国庆去打卡”等留言占比超40%,最终吸引超2000名线上用户“循迹到店”。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传统线下营销“传播半径有限”的短板,更实现“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初步闭环,让国庆客流高峰的流量价值得到最大化释放。
10月1日国庆客流高峰期间,数字化营销的“流量势能”进一步转化为线下热度:知名网红刘向东化身“一日店长”空降眼镜城,深度参与店铺日常运营,以多元互动形式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体验,成功点燃现场消费与打卡热情。
在眼镜城精心打造的潮流打卡区,刘向东与慕名而来的游客展开高频互动,轻松愉悦的氛围让打卡区成为现场热门地标,不少游客表示:“原本只是路过,看到这里互动氛围特别好,就忍不住加入了。”路演活动现场,刘向东结合自身佩戴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眼镜材质、日常保养等基础知识,并邀请部分观众上台体验智能眼镜,逐一演示核心功能,让游客直观感受科技眼镜的便捷与优势。不少游客在体验后,当场向工作人员咨询购买细节,消费意愿强烈。
活动最后,刘向东来到五楼镜暴眼镜店,逐一试戴新款镜架,同时用镜头实时记录佩戴效果,为游客提供直观的配镜参考。
此次“一日店长”活动,既借助网红的流量影响力为眼镜城在客流高峰时段吸引了更多关注,又通过场景化、互动化的体验形式,让消费者在轻松氛围中了解眼镜知识、感受产品魅力,实现了品牌曝光与消费转化的双重提升。
商旅融合出新招,
打造假期消费新场景
为打破单一配镜消费模式,丹阳眼镜城以文商旅融合为突破口,联动片区资源打造特色消费场景——眼镜城片区备受瞩目的丹阳文商旅新地标“运河1958大运生活集”于这个假期盛大开幕,以多元业态组合与沉浸式体验,打造“配镜+休闲”新场景,有效激活假期消费活力。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游客欢笑、市集叫卖与乐队演奏交织,烟火气十足。这场落地于车站路前广场及运河1958商业街的盛宴,业态丰富多元:涵盖烟火市集、汽车后备厢集市、烟花瀑布等,白天可逛展看车,夜晚能赏演出,还能在帐篷营地休闲,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近100个特色摊位的烟火市集里,特色小吃、手工糖画、精美文创、后备厢潮品等各有吸引力,现场更有奇幻小丑与游客亲密互动派发礼物,引得游客驻足打卡。每晚7时,超级夜文艺演出准时开启,摇滚、民谣、戏曲轮番登场,现场氛围热烈。而运河畔“浪浪营地”受家庭游客青睐,暖灯环绕的帐篷区,游客可尝本地小吃、赏运河夜景,享受惬意时光。
这种“配镜+休闲”的消费闭环,充实游客行程、延长停留时间,推动丹阳眼镜城从“专业配镜地”升级为“综合休闲消费地”,尽显文商旅融合魅力。
多方联动护航,
假期服务“不打烊”
为妥善应对假期庞大的人流车流,眼镜城提前谋划布局:新增的1800多个停车位全面投入使用,节前在片区停车场入口、核心路口道路增设清晰的指引标志,同时倡议商户优先选择步行、骑车等绿色出行方式进入市场,将车位留给游客。市场商户积极响应倡议,有效释放了停车资源。
假期,丹阳眼镜城联合公安、交警、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建起100多人的专项保障团队,全力做好周边交通指挥、车辆引导、秩序维护等工作。其中,眼镜城60余名工作人员全员在岗,在停车场、核心路口等关键点位增派人员,协助实行“分区引导、错峰停车”机制;交警部门每天增派20多名警力,在眼镜城片区主要路口实行“分时疏导”,有效缓解高峰时段拥堵;城管队员对周边路段实行定人定岗管理,规范摊位摆放与非机动车停放;派出所加强市场巡逻,联动市管局、市场办、物业搭建“10分钟应急响应圈”,实现“全域监控、快速响应”;巡特警同步加强片区巡逻,全方位守护现场秩序。
“从下高速到找到停车位,一路上有交警指挥、路牌指引,特别顺畅;遇到问题找工作人员很快就能解决,逛得特别安心。”来自南京的自驾游客李先生对来丹消费体验给予高度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