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丰收节里的多彩“丰”景

本报记者 邹亚俊 通讯员 陈渊彬

40个“小而美”农产品展销推荐区,精选百余种丹阳品牌农产品集中展示、销售……昨日上午,在皇塘镇龙湖万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举行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镇江主场(丹阳)活动现场,呈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硕果累累挂枝头”的丰收景象,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品尝,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

在导墅镇贺春源家庭农场的展销推荐区内,翠冠梨个个圆润饱满,散发着诱人的果香。“今年是梨树的‘大年’,果园管理到位,再加上气候适宜,农场70多亩梨树不光果子产量好,品质也属上乘,一年的辛勤劳作换来了大丰收。”农场负责人贺春一边接待络绎不绝的顾客,一边向记者分享喜悦。他介绍,今年梨园的梨子销售已经接近尾声,预计销售额达100万元。

“快来尝尝我们的秋桃,口感清甜,汁水丰盈。”在司徒镇源吉水果家庭农场展销推荐区内,农场负责人何文彬正忙着招呼游客品尝刚上市的秋桃。他告诉记者,他种植的秋桃品种为“秋红一号”,口感鲜美、香气浓郁、汁多味甜,备受消费者喜爱。与其他桃子相比,秋桃的成熟期晚,一般在9月底开始采摘,可持续到11月。这种晚熟的特性使得秋桃能躲过高温和多雨季节,保持更加稳定的品质,每斤可以卖到10元左右,预计今年10亩秋桃的经济效益将超过20万元。

在南翔农业展销推荐区内,既有火龙果,也有火龙果月饼及火龙果酥饼、福饼等农副产品。“我们的火龙果系列农产品通过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模式,再结合旅游相关活动,销售越来越好,丰收之路也越来越宽。”公司工作人员许珠妹说,这些年来,南翔农业深耕农副产品加工,火龙果月饼、玫瑰饼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不仅实现了农业一二三产融合,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晶莹剔透的葡萄、饱满圆润的玉米、健康营养的稻鸭米、美味的大闸蟹、香喷喷的脂油团子等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也受到了游客的热捧。近年来,我市聚焦农产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精品水产、特色园艺等农业全产业链进行名特优农产品打造和品牌建设,累计培育省级农业品牌目录2个、市级6个,优质特色农产品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下一步,我市将以丰收节为契机,不断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上走在前列。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