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曾丽萍 通讯员 陈丹军)今年前8个月,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82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幅较全国高1.6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9%。据我市海关统计,前8个月,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1.2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与前7个月持平,分别高出全省、镇江市平均水平15.2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其中,我市外贸出口192.6亿元,同比增长20.4%,较前7个月提高0.6个百分点;进口18.6亿元,同比增长19.1%。在全球贸易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这一亮眼成绩单凸显出我市外贸强劲的韧性与活力。
数据显示,前8个月,我市外贸增长态势稳健,出口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从月度走势看,8月份我市进出口总值29亿元,同比增长20.9%。尽管增速较7月份略降0.7个百分点,但出口达到26.6亿元,同比增长24.7%,较7月份提高1.7个百分点,实现连续6个月正增长。”海关相关负责人说,这一趋势表明,我市出口动能持续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从贸易方式看,结构优化深入推进,新业态表现亮眼。前8个月,我市一般贸易进出口201.6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全市外贸总值的95.5%,反映出贸易方式持续优化。其中,出口186.8亿元,同比增长20.1%;进口14.8亿元,同比增长13.7%。值得关注的是,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4.3亿元,同比激增451.6%,成为外贸新增长点。相比之下,我市加工贸易进出口5.2亿元,同比下降12.7%。
从贸易市场看,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一带一路”表现突出。前8个月,我市对非洲、中亚、东盟、拉丁美洲、欧盟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1%、1019.6%、34.6%、14%、10.5%;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13.1%;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88.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6%,占比提升至44.1%。这表明我市传统外贸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地位显著上升,出口多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
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主导地位增强,外资企业稳定增长。前8个月,我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34.7亿元,同比增长21.2%,占全市外贸总值的63.8%。其中,出口126.6亿元,同比增长19.9%;进口8.1亿元,同比增长46.3%,显示民营企业进口需求快速回升。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6.5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出口66.0亿元,同比增长21.5%;进口10.5亿元,同比增长4.2%。民营与外资企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我市外贸稳步增长。
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亮眼,传统优势产品保持竞争力。前8个月,我市机电产品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功率小于200马力的联合收割机出口10.3亿元,同比增长206.4%;棉花采摘机出口7.4亿元,同比增长1426.3%;履带式拖拉机出口2.1亿元,同比增长906%;内燃机小客车出口1.8亿元,这些上扬的增长数据线表明我市在高端农机装备领域已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同时,我市传统优势产品保持稳定增长:化学纤维短纤混纺的精梳羊毛出口1.1亿元,同比增长34.7%;塑料制品出口1.5亿元,同比增长15.2%;箱包出口0.8亿元,同比增长4.9%。传统与新兴产品协同发展,体现出我市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与韧性。
从外贸企业看,企业活力充沛,区域发展更趋均衡。前8个月,在全市出口前50家企业中,有38家企业实现出口增长。农机、汽车等企业出口均实现翻倍增长,显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从区域发展看,12个镇(区)中有11个实现出口增长。其中,丹北镇同比增长31.5%、高新区同比增长42.2%、皇塘镇同比增长42.5%、导墅镇同比增长38.2%、珥陵镇同比大幅增长151.3%,显示我市各区域发展更趋均衡。从产业上看,12类产业中有9类出口增长。其中,汽车零部件同比增长29.1%、高端装备制造同比增长163.4%、大健康产业同比增长9.8%,产业升级效果显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