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善行见真情 暖心服务伴孤老

核心提示: “你们定期深入小区开展爱心助老行动,让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沐春风,感到非常温馨,我要为你们点赞!”

cd0400c0dd1240728ceedb151c1a5f9b

圣贤公益志愿者为凤美新村社区居民剪头发。记者 须俊 通讯员 锁泉 摄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锁泉

“你们定期深入小区开展爱心助老行动,让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沐春风,感到非常温馨,我要为你们点赞!”今年8月中旬,在云阳街道凤美新村社区家门前广场上,八十多岁的石先生面对一群正在“摆摊设点”、义务为老人理发、修剪指甲的爱心志愿者,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群爱心人士来自丹阳圣贤公益团队。多年来,他们怀揣孝老爱老之心,走进社区与敬老院,如春风送温暖般将关爱送入老人心田,让人间真情如繁花盛放。

据丹阳圣贤公益团队负责人干双娣介绍,该团队成立于2016年,由一群热爱国学与圣贤文化的人士自发组建。初创时仅有十余人,成员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群众,但他们心怀热忱,秉持感恩与奉献的信念,以不屈的毅力和不计回报的精神坚定走上公益道路。尽管中途有人因家庭或其他原因暂别,但团队对公益的执着、对他人的善意与关怀,始终如一、炽热如初。

2020年,疫情曾让公益服务暂缓,但团队成员心中的爱心火焰从未熄灭。今年五月,春暖花开之际,他们重整行装再次出发,延续那份温暖的使命。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五十多岁,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却也积淀出更坚实的担当与更柔软的共情——这份历经生活磨砺的温暖力量,成为敬老院老人们最期盼的守护。

他们的服务并非轰轰烈烈,却处处可见动人细节:为老人打扫房间,让原本杂乱的空间焕发生机;细心为老人修剪银发,让岁月留痕仍显整洁体面;耐心打理手指甲、脚指甲,让每一寸肌肤都感受被呵护的温柔。更难得的是,他们愿放缓脚步,成为老人的“情绪树洞”,耐心倾听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心事,以言语开解孤独与焦虑,让曾被遗忘的角落重新洒满阳光。

为将更多经费用于公益,无论酷暑寒冬,团队成员都骑电动车往返于城区与导墅、访仙、陵口等乡镇敬老院,单程约30公里,耗时一个多小时也从不舍得雇车。这份质朴而坚定的爱,早已深深烙印在老人心中——每月固定的服务日,成了敬老院最热闹的“节日”。逢年过节,他们还会自编文艺节目为老人助兴,或自费购置生活用品和贴心礼物赠送老人。他们的善行也感动了许多爱心人士偶尔捐赠。多家乡镇敬老院为表感谢,纷纷送来锦旗。

数年来,公益团队成员每人投入几百至上千元不等的善款。对于本就承担家庭压力的他们来说,生活偶尔捉襟见肘,但爱心从未缺席,关怀老人的行动也从未中断。他们秉持“凭心而动、良心有安、不负本心”的信念,克服自身困难默默坚持。团队中有男队员白天忙碌工作,夜晚仍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十年如一日端水喂饭、翻身擦身,将孝心融入日常;团队负责人更是十多年如一日照顾年迈母亲,并主动担起患病哥哥的照料责任,用双肩撑起两个家庭的安稳——他们以孝心守护家人,更将这份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延伸为照亮他人的温暖光芒。每个人的故事各不相同,却同样真挚感人。

“这份跨越年龄的信任与依赖,是对我们公益团队最好的肯定。大家用善行诠释着无私奉献、孝老助人的精神。”干双娣表示,在追光向善的道路上,这份善意将持续传递,温暖将不断延续,未来将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公益助老行列,共同为构建和谐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