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须俊 萧也平 通讯员 杭丹生
古往今来,邻里和睦始终是中国人心中最质朴的生活愿景,是乡村最温润的文化底色。近日,在延陵镇东皇村杭甲自然村,由当地村民自发举办的一年一度的邻居节活动,让村庄洋溢着浓浓情谊。从2023年至今,这里连续举办三载的邻居节,恰似一缕春风拂过千年古村,让“邻里好,赛金宝”的老话重焕生机,更以脉脉温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绵长动能。
杭甲自然村现有160多户、600多人,作为一个小的自然村,这里的农民为何要办起邻居节?它对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带来哪些积极意义?记者深入该村进行了探访。
一语提议聚乡邻,
三载欢歌续温情
“一场秋雨一场凉。”傍晚时分,骤雨初歇的杭甲村,暑气随雨消散,清风携着欢笑声漫过村落。村中广场上,鼓乐铿锵若惊雷,歌舞翩跹似流霞——2025年杭甲村邻居节正热闹启幕。台上,男女老少各展所长,在外游子归乡献艺,歌声绕梁、掌声阵阵;台下,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馄饨递到老人手中,皮薄馅足的暖意,裹着“平安顺遂”的美好寓意,熨帖了每一位乡邻的心。
谁曾想,这场延续三年的乡村盛事,最初竟源于七位农家妇女的一次闲谈。2022年,76岁的梁春美与邻里姐妹漫步村道,忆起旧时乡亲围坐同食馄饨的热闹场景,忽生一念:“既有同学宴、战友聚,咱街坊邻里何不也凑个热闹,把进城的、务工的亲人都盼回来?”一言既出,众姐妹纷纷响应。2023年8月底,首届邻居节在西南弄巷温情启幕,40余位乡邻凑份子、话家常,梁春美女儿女婿更是鼎力相助,让久违的乡情在欢声笑语中重新凝聚。
今年的邻居节,规模更胜往昔——从一条巷弄的相聚,扩展到整个自然村的欢腾。七旬企业家杭网锁闻讯归乡,与杭生良、杭锁荣等乡邻共捐善款,包揽舞龙队开支;杭芬清带着舞蹈队踏歌而来,龙灯队绕村巡游时,龙珠闪耀、龙身腾跃,连村里的孩童也蹦跳着登台,稚嫩的表演引得满场喝彩。为记录这次邻居节的美好时刻和邻里情,村里的退休教师杭丹生还邀请了几位摄友前来义务拍摄。
邻里守望传美德,
寸心报得三春晖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三载邻居节,像一根细密的丝线,将分散的乡邻重新系在一起,让“互帮互助、仁爱有善”的传统美德在杭甲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分工杭甲自然村的东皇村委会委员王日军感慨:“村民的好日子,既要自家肯干,更要邻里相帮。这邻里节,就是把人心焐热、把感情拉近的‘粘合剂’。”
62岁的木匠范仁军,提起邻里情便红了眼眶。多年前,他在昆山务工时突闻母亲因脑溢血离世,心急如焚赶回家时,却见邻居们早已忙前忙后——有人帮着置办丧葬用品,有人守在灵前宽慰亲友,连他未开口的难处,邻居们都悄悄记在心里。后来他两个儿子买房,杭锁贵、杭芬清等乡邻主动凑来33万元,“本想每家借2万元,可他们怕不够,直接塞来5万元,连张欠条都不让写。”这份恩情,范仁军记了一辈子:平日里做了好吃的,总不忘给邻居送一份;谁家门锁坏了、家具松了,他随叫随到,义务帮忙修理。前不久,他清晨出门见杭须龙的鱼塘没开增氧泵,鱼儿因高温缺氧翻涌,当即飞奔着打电话提醒,及时避免了一场损失。
在杭甲村,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双脚瘫痪的杭素英,丈夫在外打工时,左邻右舍轮流帮她种菜浇水、照料孩子;杭光信老伴早年患白血病,乡邻们你五十我一百,凑钱帮他渡难关;今年4月,76岁的杭光信突发精神病砸坏邻居门窗,大伙非但没要赔偿,还连夜联系他在无锡的儿子,一起送老人去医院治疗。“邻里之间,哪能计较那么多?”朴素的话语里,藏着最真挚的善意。
从杭甲村走出去40余年的杭网锁,每次回村都要挨家挨户看望老邻居。“老家的每一块砖、每一棵树,都刻着我的乡愁。”他说,邻居节不仅让他找回了儿时的温暖,更让在外游子有了牵挂的理由——今年,他特地带着妻子去探望96岁的杭丙忠夫妇,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满村跑的童年。
乡情聚力建家乡,
同心共绘新画卷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载邻居节,唤醒的不仅是邻里情,更激发了乡邻共建和美乡村的热情。从“要我做”到“我要干”,杭甲村的村民们,正用双手把家乡打造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之地。
退休教师杭木兰,作为杭甲村的出嫁女,每年邻居节都准时回娘家。今年邻居节晚会上,她一曲《感恩》唱得情真意切,“感谢父老乡邻,感谢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歌声里满是对故乡的眷恋。老企业家杭网锁的父亲曾是受人尊敬的老村长,为了传承家风,他与退休教师杭东良一起牵头编撰《杭氏家谱》,让“孝亲敬长、邻里和睦”的家训代代相传。
漫步杭甲村,目之所及皆是惊喜:干净整洁的村道旁,绿植错落有致;古朴的墙壁上,“门前五包”月度评比公示栏格外醒目,哪家干净、哪家整洁,一目了然。谁能想到,这里曾因破败房拆除陷入僵局?村组干部上门沟通,乡邻们相互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拆除4间破败房屋和闲置校舍,不愿拆的危房也由村民自行修缮。更令人动容的是,村民们自发筹资6.3万元,将房屋与进村道路间的空隙全部浇上混凝土,昔日的泥泞路变成了平整的便民道,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和睦的邻里关系,是和美乡村的根。”东皇村党总支书记束和平说,邻居节的意义,远不止一场聚会——它让村民拧成了“一股绳”,让在外游子成了“一家人”,更让乡村治理有了“新动力”。如今的杭甲村,人人都是和美家园的建设者,个个都是文明乡村的守护者,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千年古村徐徐展开。
三载邻居节,岁岁皆温情。在杭甲自然村,这场由村民自发举办的节日,早已超越了“聚会”的意义——它是乡风文明的载体,是乡村振兴的引擎,更是每一位乡邻心中,那缕永远温暖的乡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