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火了 文旅活了 消费热了

核心提示: 这个夏天,丹阳成为一座激情澎湃的“篮球之城”。

本报记者 曾丽萍

这个夏天,丹阳成为一座激情澎湃的“篮球之城”。当2025年丹阳市首届“村BA”争霸赛暨夏日文体嘉年华(“丹超”)的哨声在曲阿大地一次次响起,这场始于“一个球”的全民狂欢,早已超越了竞技本身。如今,“下乡看球”的乡村游正成为丹阳人的新风尚。12个镇(区)通过打造赛事主场IP,成功将观赛“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为文旅经济注入新动能。

从球场周边“人从众”的呐喊到文旅消费的沸腾,从草根球员的逆袭到城市精神的彰显,丹阳用一记精准的“三分球”,打开了本地文旅的破圈密码,更激发出了全民健身时代的丹阳活力……篮球跃动与市井烟火完美交融,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成就了一场全民共享的“现象级”赛事盛会。

这场赛事爆火的背后,是丹阳在城市地标运营、赛事流量转化、群众体育带动、媒体矩阵宣传等维度的精准发力,生动诠释了“以赛营城”的深刻内涵,成为推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村BA”赛事

解锁新流量

9月6日至7日,我市首届“村BA”争霸赛经过两日鏖战,四强荣耀诞生!皇塘镇皇塘村队、开发区高楼队、高新区花园队、丹北飞达队成功晋级,跻身半决赛。9月13日,这四支劲旅即将强强对话,展开半决赛的激烈角逐。获胜队伍将会师决赛,向冠军奖杯发起冲击……盐水鹅、高楼、花园、钻头——这场跨行跨界的热血对决中,谁将一举问鼎,捧起首届“村BA”冠军奖杯?全城目光聚焦,市民期待已然拉满。

“以前觉得现场看球是‘奢侈事’,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为我的家乡队呐喊,值!”我市球迷老张激动地感慨,道出了丹阳“村BA”这一记“好球”的精髓——以“零门槛”唤起全民热情,让篮球从专业赛场“飞入寻常百姓家”。

球的“落点”,精准地落在了群众的心坎上。自7月20日我市“村BA”开赛以来,共吸引了16支村级球队参加,众多村民和游客现场观赛,掀起丹阳文旅消费热潮。每周两天两轮赛事2个主场8场比赛16支球队参赛,持续拉高“看球赛、游丹阳”的热度。目前结束的60场“村BA”比赛,现场观众累计数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十几万人次……

“钻头”大胜“米酒” 、“汽配军”惜败“金刚钻”、“眼镜之乡”赢得“眼镜之战”、“羊刀”折戟、“高楼”小胜……一场接一场“村BA”赛事点燃了乡村活力,丹阳的土特产们在这场“丹超”玩梗热潮中,简直是“神仙打架”,造梗让“金句”频现,“德比系数”更是呈现碾压之势,12个镇(区)间的趣味较量让赛事文化更加鲜活。

“因为有历史传承,我市的篮球运动氛围浓,群众基础非常好。”说起丹阳篮球,本地球迷们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众所周知,我市是全国第一个“农民篮球队”与“许世友将军领衔的南京军区将军队”比赛的城市;是向国家男子篮球队和省男子篮球队输送过多名运动员的城市。作为江苏省著名的“篮球之乡”,丹阳也是全国首批8个“中国篮球城市”中唯一的县级市,全市有上千个篮球场,有上万名打篮球的人,丹阳的篮球文化源远流长……

随着赛事火热进行,跟着“‘村BA’去游村”在各地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进一步点燃了丹阳人的篮球热情。吕蒙烤饼、张埝盐水鹅、封缸酒……以赛促销,以赛带产,“‘村BA’+土特产”的联动,拉长了“村BA”赛事价值链。赛事期间,各镇(区)主场赛的灯光球场旁均设置了美食区:各地特产会汇聚现场,让村民和游客在观赛之余还能品尝当地美食,乐趣十足。与此同时,一些流动商贩们也通过售卖鲜榨果汁、饮料、小吃等,赚得盆满钵满。“自‘村BA’篮球赛启动以来,我们这些流动商贩会跟着赛事到各地的主场赛球场周边摆摊,售卖饮料、烤肠等小吃,每晚收入有几百元。”摊主贺先生说。

另一边,几乎在同期举办的“村BA”社区篮球赛还引爆了城市商圈。“传球!盯住2号!”“好球!”在市中心贤桥商圈金鹰广场中庭篮球场,此起彼伏的呼喊声、篮球猛烈撞击地板的“砰砰”声,以及球鞋摩擦地面的尖啸,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9月4日晚,随着裁判吹响结束哨声,历时28天、激战47场的丹阳“村BA”社区篮球赛在金鹰广场落下帷幕,13支代表队用一场场接地气的比赛点燃了城市商圈消费,激活了城市夜经济。

当然,丹阳“村BA”的野心不止于篮球。赛场上,双方代表队“交换伴手礼”仪式感满满,球员带着家乡特产上场,赢得掌声一片。球场边上,非遗手艺人和小吃摊主赚得眉开眼笑;周边大小餐馆也推出“观赛套餐”,啤酒烧烤销量翻倍。用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眭强的话说,就是要把“体育搭台”变成“全民狂欢”。

“只要村民看得高兴、玩得开心就行。”眭强的话,道出了丹阳“村BA”的初心。篮球里藏着丹阳人独有的精神密码,这一记“好球”在全民健身的画卷上,为自信丹阳写下鲜活的注脚。

一场篮球赛能折腾出这么大动静?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把体育变成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热闹根本停不下来。

“苏超”第二现场

成为消费“新主场”

在丹阳,同样火爆的还有“苏超”的“第二现场”观赛区。

“镇江队,加油!”呐喊声、助威声在晚风里交织回荡。8月31日晚,“苏超”(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10轮镇江队坐镇主场对阵南京队。我市部分商场、夜市现场利用室内外大屏进行赛事直播,开启观赛“第二现场”,打造看赛事、喝啤酒、品美食、逛夜市等多元场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消费盛宴。

入夏以来,随着“苏超”赛事热度飙升,一票难求。“第二现场”的出现,不仅缓解了主场场馆的容量压力,更突破了传统体育赛事的观赛边界,将单一的“观看”升级为多元的“深度体验”。自我市设置“第二现场”以来,体验场景持续创新、不断拓展:“第二现场”设置地点从吾悦广场商超到丹阳国际眼镜城“镜彩苏超”嘉年华夜市,再到“丹·超级夜”夏日文体集市;服务迭代升级,从露天席地而坐再到“现场音乐会”的专属体验……观球花样不断,“苏超”已经不再是球迷的专属,逐渐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欢乐盛会。  

7月20日至8月17日,由丹阳文旅和丹阳眼镜城联合打造的“镜彩苏超” 嘉年华夜市,丹阳眼镜城开启了“夜间模式”,热度持续攀升,成为拉动区域消费的“新引擎”。占地1500平方米的夜市街区不仅“旺”了人气、“火”了消费,更拉满了群众的幸福感。整个夜市全免提供固定摊位20个,对进驻的摊位美食进行动态管理,旨在让更多优质摊主“走进”这个明星夜市,接住“苏超”踢来的“泼天富贵”。

火热的球赛搭配上舌尖上的美味和冰爽啤酒,带给观众多倍享受,体育竞技的紧张与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在这里完美交融。此外,在没有“苏超”赛事时,该夜市每天会安排10个不同内容的演出,开启“露天音乐会”模式,吸引不少市民深度体验。

“看比赛、品非遗”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在吾悦街区的非遗展示区内,剪纸、毛笔、泥人等工艺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驻足。球迷张先生表示:“这个‘苏超’非遗市集非常吸引人,很多观众原本是来吾悦看球赛的,但也通过市集进一步了解了本地的非遗文化。”

“第二现场”的成功,不仅在于吸引了传统球迷,更在于打造了全家同乐的休闲体验。多个观赛点设置了互动游戏,让小朋友也能参与到足球盛宴中。许多家庭全家出动,一起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加油助威,形成了其乐融融的景象。“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带孩子在‘第二现场’看球赛,既感受了体育激情,又增进了亲子感情,这种活动很有意义。”市民王先生感叹道。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第二现场”已然成为全民参与的消费盛宴。

“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赛场上的胜负,更在于它能激发一座城市的无限可能。公众参与其中,不仅能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更对我市拓展消费场景、延长消费链条、激活内需起到了不小的助推作用。”眭强说。

文化、体育和旅游本就相辅相成,接下来,该局将继续以多元“赛事矩阵”推动旅游方式从“一次性观光”向“沉浸式体验”转型,将赛事人气转化为旅游客流量和经济增量,让体育赛事的“流量”为文旅“添把火”,充分展现出“赛事+文旅”的强劲联动效应,积极探索一条文旅融合助推城市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实现“办一场赛事、活一座城市”的乘数效应。

曲阿大地上的“那个球”还在不停滚动,属于丹阳的下一记“好球”,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