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农业农村局团队在富平县农业基地与种植户在交流。
本报讯 (记者 须俊 通讯员陈新辉) “丹阳专家除了与我交流柿子机械化种植与加工技术,还指导我学习手机短视频制作与平台直播,多方联系丹阳商家帮助我销售,我打算在今年柿饼上市前进行直播预售,争取通过电商平台把富平特色农产品卖到了全国!”初秋时节,在陕西省富平县曹村镇太白村一组,村民马春平面对登门手把手教他学习现代营销新模式的丹阳市农业农村局交流协作队负责人激动地说道。
近日,丹阳市农业农村局交流协作队赴陕西省富平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跨区域交流协作。在我市对口帮扶富平县联络组的统一领导和富平县农业农村局的精心指导下,丹阳农业农村团队六名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围绕畜牧养殖、农机管理与推广、农村“三资”管理、农业执法规范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等领域展开深度调研与经验共享,以务实作风和创新举措赢得富平县农业农村部门及经营主体的一致好评,为苏陕协作再添新成果。
交流协作期间,丹阳农业农村团队精准对接,从破解基层发展痛点入手,采取“分领域包干+集中研讨”模式,针对富平县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需求开展靶向服务。他们一方面深入当地红星美羚乳业、圣唐乳业等奶山羊养殖、加工基地,针对疫病防控、饲料配比、智能化农机装备等关键环节提出优化方案;另一方面通过案例剖析和制度梳理,协助富平县部分乡镇完善村集体资产台账,规范“三资”管理制度。同时,他们还走访了农机合作组织及农户,学习富平农机化推广应用与管理等方面先进模式与经验。
在农业产业化座谈会上,针对富平柿饼、苹果、奶山羊等特色产业,双方探讨“产业链思维”,提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协会”利益联结机制,丹阳市团队建议科创融合,联合科研院所,协作共享,打造科技小院,激活产业升级动能。在柿饼、苹果、奶山羊等产业种养植与加工方面开展技术共享,同时在农产品多渠道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研讨。
在农机化发展座谈会上,针对富平县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区域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工作,丹富两地农机化管理推广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对两地农机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会后,丹阳市农业农村局交流协作队在富平县农机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富平县丰康农机专业合作社、富平县吉顺祥家庭农场、曹村镇太白村、宫里镇雷村村等地开展现场调研。通过调研,大家实地了解了富平县丰康农机专业合作社“宜机化改造+机械化生产+秸秆处理应用+畜牧养殖+废弃物回田”农业生态循环新模式,为推进丹阳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协作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成长。富平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柿乡”,丹阳市农业农村局交流协作团队在曹村镇太白村调研时,发现当地传统柿饼晾晒受天气影响较大,立即咨询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及相关农机制造企业,协助订制可移动式智能烘干设备样机,争取在年底富平柿饼上市前投入使用。
“此次富丹跨区域交流协作是延续也是启程,不仅架起了两地农业农村合作‘连心桥’,更探索‘技术共享+产业共生+人才共育’的新型协作模式。”富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富丹两地农业领域合作的持续深化,一幅“山海携手、共富同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