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海琴枫燃盛夏,嘉年华会聚欢潮

核心提示: 自7月拉开序幕的2025年香海琴枫夏日嘉年华,像一场盛大的夏日狂欢,把这个占地面积2000多亩的乡村农旅基地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据景区负责人介绍,活动刚开场的三天里,就有一万多名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连双休日每天都有两千多人在此流连,蝉鸣与欢笑交织,成了三伏天里最动人的旋律。

358dc69cf6025b9a9b4958ab8db1a49d

本报记者 蒋须俊 萧也平 文/摄

骄阳似火,热浪依旧。位于开发区马陵村的香海琴枫浪漫景区里,却涌动着比烈日更炽烈的热情。自7月拉开序幕的2025年香海琴枫夏日嘉年华,像一场盛大的夏日狂欢,把这个占地面积2000多亩的乡村农旅基地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据景区负责人介绍,活动刚开场的三天里,就有一万多名游客从四面八方涌来,连双休日每天都有两千多人在此流连,蝉鸣与欢笑交织,成了三伏天里最动人的旋律。    

穿过刻着“香海琴枫”四个鎏金大字的拱门,首先撞入眼帘的便是那条被阳光镀上金边的彩虹大道。两侧的百日草开得正盛,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黄的像金,风一吹便齐齐摇曳,仿佛在向每一位来客挥手。作为我市规模最大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3A级景区与全国五星级精品园区的双重光环,让这里既有田园的淳朴,又有景区的精致。这些年,园区用“绣花”般的心思规划出十二大功能板块:时光港湾的木质栈道旁,睡莲在水面铺开粉白的裙摆;花海田园里,波斯菊织成彩色的地毯;双龙溪水街的潺潺流水上,木船载着游人悠悠划过;亲子游乐园的旋转木马转出孩童的尖叫,马陵文化园的石碑刻着岁月的故事……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在这里拧成了一股绳,每一步都藏着惊喜。

“来尝尝刚摘的葡萄!”基地负责人吴云的声音里满是自豪,他手里捧着的夏黑葡萄紫得发亮,颗颗饱满得像要滴出蜜来。夏日嘉年华的采摘区里,近60亩葡萄园正上演着“甜蜜的丰收”。不同于普通果园,这里的葡萄架下见不到一点农药瓶,有机种植技术让每一串葡萄都带着阳光与泥土的本真味道。“我们的葡萄认养活动已经办了四年啦!”吴云指着葡萄藤上挂着的小木牌,上面写着“南京李家”“扬州王家”,“城里的朋友认养一棵葡萄树,就能带着孩子来除草、摘果,暑期里这儿全是亲子家庭的笑声,上海来的客人都说,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

不远处的水上乐园,才是夏日嘉年华的“C位”。蓝白相间的充气水寨像一座童话城堡,滑梯上的孩子们尖叫着冲进泳池,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水上闯关项目里,小伙子们手忙脚乱地爬过浮桥,姑娘们笑着在旁边加油,落水时的惊呼与喝彩声震得树梢的蝉鸣都停了半拍。水塘边,联观村的村民正踮着脚看水里的两个身影——12岁的儿子像条小泥鳅,正带着9岁的妹妹练习换气,溅起的水珠打在脸上,兄妹俩笑得露出豁牙。“以前农村池塘都养了鱼,水也浑,哪敢让孩子下水?”他抹了把额头的汗,眼里全是欣慰,“现在景区的池塘清澈见底,还有安全员看着,俩孩子从‘旱鸭子’变成能游一百多米的小能手,每周都盼着来呢!”

这片土地的热闹,不止于游客的欢笑。作为国家级生态养殖场与省级水产良种繁育场,香海琴枫把“生态”二字刻进了骨子里。“品牛甲”甲鱼在池塘里摆着慢悠悠的姿态,“男耕”牌稻米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刚摘下的葡萄带着晨露的清甜……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产品,从田间直接走到游客的购物袋里,成了最受欢迎的伴手礼。

夕阳西下时,景区的灯光渐次亮起。回想这些年的成长,从去年刷屏朋友圈的灯光秀,到今年三月那场惊艳了整个春天的烟花秀,再到如今人声鼎沸的夏日嘉年华,香海琴枫早已不是单纯的农业基地。它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根系深扎在马陵村的土地里——每年带动300多人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枝头却向着更广阔的天空生长,吸引着扬州、南京、上海的游客,把乡村的美好散播到更远的地方。

“搞农业难,做文旅项目更难,但看着这片土地越来越有活力,就觉得值!”全国休闲农业分会会长、香海琴枫董事长吴霖刚望着远处嬉闹的人群,眼里闪着光。未来,这里还要挖掘三国文化的故事,让马陵之战的传说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还要把一二三产的融合做得更扎实,让村民的腰包更鼓,让农产品走得更远。

夜色渐浓,水上乐园的欢笑声还在继续,烧烤区飘来阵阵香气,舞台上的歌声伴着晚风传遍整个园区。香海琴枫的夏天,是葡萄的甜、池水的凉、孩子的笑,更是乡村振兴路上最动人的模样——它用热情点燃了三伏天,更用活力照亮了一个村庄的未来。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