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菀滢)随着新学期临近,我省中小学迎来新一轮教材更新。2025年秋季学期起,一批依据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的教材将正式在全省中小学投入使用。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解到,部分新教材已陆续抵达我市校园,教师们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研训,为新学期教学做好准备。
在市实验小学二(3)班教室里,语文、数学、英语等一摞摞崭新的教材被整齐地堆放在讲台旁,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教职工李老师正和几位同事一起,仔细核对教材种类和数量,随后逐一将书本分发到每个学生的课桌右上角。记者了解到,本次教材更新覆盖多个年级和学科。新学期起,小学二、三年级除英语外全部启用新版教材;四年级英语将使用新教材。从内容调整来看,新版教材更加注重实践性、时代性与育人导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对原有单元进行了精简,突出实践活动课程的比重,强调“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二年级语文则对课文篇目进行优化,删除《曹冲称象》等7篇传统课文,新增《彩虹》《称赞》等6篇富有想象力和品格教育意义的作品,旨在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塑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语文教材的调整体现了‘减量提质、强化育人’的导向,新增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需求。”实验小学语文学科主任戴炳则表示,学校正组织教师深入研读新教材,调整教学设计,注重在课堂中融入情境体验和合作探究,帮助学生顺利过渡。“译林版英语新教材更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和学科育人功能,在主题设计上增加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内容,并融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通过小故事诠释大道理,彰显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针对英语学科的变化,英语备课组长樊小燕说,新教材单词量明显增加,阅读材料更贴近真实语境,实用性与目的性更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教材带来的变化,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建议开学前帮助孩子调整作息,适当进行阅读和口语表达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校方面也将通过家长会、公开课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助力学生适应新课程、新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