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炙烤”,需防水稻高温热害!
专家就水稻穗分化期防御极端高温“支招”
本报讯 (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 8月19日已出伏,但晴热高温依旧,到处热浪滚滚,气温也飙升至37℃左右。当前我市水稻正处于穗分化中后期,抽穗前10~15天如遇持续35℃以上高温5天以上,会缩短幼穗分化时间,造成枝梗和颖花退化,花粉败育、瘪粒增多,穗粒数和结实率显著下降。市农业农村局专家指出,近期高温持续,针对水稻穗分化期(尤其是减数分裂期)的高温热害防御,各地和广大种植户需采取综合措施,降低水稻颖花退化和结实率下降风险。
“眼下,加强水稻田间管理,防御极端高温对水稻生产造成影响和危害,是最近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缓解水稻高温热害的主要措施有深水护穗、日灌夜排、营养强化和钾肥补充。”市粮作站专家提出了具体对策,所谓深水护穗,就是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期维持7~10厘米深水层,利用水体比热容缓冲高温,使冠层温度降低2℃~3℃。对水源充足、灌溉便利的田块,可采用“日灌夜排”,即清晨灌入低温水,傍晚排出表层热水的流水灌溉模式,持续降低根系环境温度。在营养强化方面,种植户可对水稻田喷施0.3%磷酸二氢钾+0.1%硼砂溶液,视情添加芸苔素内酯(0.01~0.05mg/L),调节内源激素,降低颖花退化率,增强花粉活力、缓解花粉败育。钾肥补充可在水稻抽穗前10~15天补施钾肥(氯化钾5~8公斤/亩),增强其细胞膜稳定性,提高植株耐热性,增强植株抵御高温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