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巷村“红色档案”再添新名字

核心提示: 近日,在两位老人的走访下,又一位鲜为人知的老兵“走进”了这份“红色档案”。

后续报道

尧巷村“红色档案”再添新名字

000

图为王建华收藏的叔叔王政贵的革命军人立功喜报。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讯 (记者 马骏)8月5日,本报“民生·最关注”版面刊登了《一场特别的“红色记忆展”》一文,讲述了丹北镇尧巷村69岁的王铁牛和76岁的杭东良走访百日,搜集家乡英烈事迹,举办红色记忆展,传承红色基因。近日,在两位老人的走访下,又一位鲜为人知的老兵“走进”了这份“红色档案”。

“之前,我们只知道村民王建华的父亲王政保是抗美援朝老兵。这次走访,我们得知,王建华还有个叔叔叫王政贵,当年也参加过抗美援朝。”尧巷村的“红色记忆展”暂时告一段落,但王铁牛和杭东良寻找“红色记忆”的脚步并未停歇。王铁牛告诉记者,日前,当他们在村民王建华家中走访时,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王建华的叔叔王政贵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只因久居四川宜宾,所以鲜有当地人知晓。值得庆幸的是,老人身体硬朗,今年已经是93岁的高龄了。”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据王建华介绍,他的父亲王政保在抗美援朝中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而他的叔叔王政贵则参加了长津湖战役。

王建华介绍说,他们家的老宅是一间长5米、宽3米的矮房。搬家后,很多旧物件都遗失了。但有一样东西一直被王建华收藏着——一份革命军人立功喜报。这张立功喜报记载了王政贵在1954年军训中荣立三等功。落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政治部。

“这对兄弟出生于尧巷村下祁自然村。”王铁牛说,“1949年,上海战役前夕,大量解放军来到丹阳、句容一带整训驻扎。16岁的王政贵就在那时参军了,加入了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弟弟的参军让哥哥王政保的内心也燃起了参军报国的火苗。一年后,朝鲜战争爆发,王政保毅然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王铁牛和杭东良查阅资料发现,这对兄弟当时都属于第二批入朝作战的部队,哥哥在第3兵团,而弟弟在第9兵团,“王建华告诉我们,他的父亲和叔叔当时并不知道彼此都入朝作战了,在部队里还经常写家信。更没想到的是,他的父亲参加了上甘岭战役,而叔叔则参加了长津湖战役。所幸二人都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活了下来。”

走访回来,王铁牛与杭东良默默地写起了新的大字报,将这对兄弟的事迹写好后和其他大字报一起重新挂在了村头的广场上。日落时分,晚风吹起了大字报,两位老人在那里伫立良久。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