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雏鹰”八年展翅,社区公益课堂解家长暑期之忧

核心提示: 8月7日下午,云阳街道华都锦城社区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雏鹰展翅 梦想高飞”第八届小雏鹰暑期兴趣班结业典礼在这里举行。

1

小雏鹰暑期班结业

2

孩子们在做手工

3

上象棋课

4

志愿者带着小雏鹰暑期班的孩子开展阅读活动

5

参与小雏鹰暑期班的孩子展示书法作品

6

孩子们在小雏鹰暑期班结业典礼上表演

本报记者 云莹 通讯员 汪昕 文/摄

8月7日下午,云阳街道华都锦城社区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雏鹰展翅 梦想高飞”第八届小雏鹰暑期兴趣班结业典礼在这里举行。参加暑期班的60多名孩子欢聚一堂,带来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尽情展示这一个月的学习成果,向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授课老师等表示感谢。“在这儿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很开心!”已经参加过两次小雏鹰暑期班的卞树贤依依不舍地和小伙伴们约定明年还要再来。

这个连续举办八年的社区暑期班有何魅力?为何能成为孩子们的假期首选?华都锦城社区党支部书记蔡静表示,这背后离不开社区的有力组织、公益组织的全情投入、参与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家长和孩子们的充分信任。

从无到有:双职工家庭看护难催生“家门口”公益暑期班

在暑期班结业典礼现场,有一个身影格外忙碌。她拿着节目单,一边关注着台上的表演,一边提醒着参加下一个节目的小朋友做好准备。她就是公益组织——爱心义工社的负责人曹霞。每一届小雏鹰暑期班都是由华都锦城社区联合爱心义工社共同举办。

成立于2017年的爱心义工社,始终关注着“一老一小”,将精力倾注在助老、助学事业上。“我住在华都锦城小区,爱心义工社也是在华都锦城社区孵化成立的。”早在爱心义工社创办之初,曹霞就留意到,小区内暑假“留守”在家的孩子较多。由于父母都要上班,孩子的暑期看护成为双职工家庭的难题。其中有一部分孩子由祖辈负责照顾,老人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比较松散。孩子待在家里常常电子产品不离眼。

“何不在‘家门口’办一个公益暑期班,让志愿者们给孩子们上课,既能充实孩子的暑期生活,也能缓解家长的看护焦虑?”曹霞的想法得到了社区的认可与支持。2018年暑假,以“面向青少年、服务青少年、教育青少年”为宗旨,华都锦城社区联合爱心义工社开办了第一届小雏鹰公益暑期班,组织教师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等为孩子们开设课外辅导、舞蹈培训、趣味英语、手工制作等课程,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好评。

“到了第二年暑假,来咨询、报名的家长更多了。”曹霞说,虽说小雏鹰暑期班在华都锦城社区开办,但招生对象不局限在本小区,住在周边的7岁~12岁的孩子都能来参加,每年暑期班都有60多名孩子报名。

蔡静说,小雏鹰暑期班为期一个月,基本上固定在每年7月初开班、8月初结业。“每年暑假前、小学期末考试后,就有家长来咨询了,今年暑期班的报名通知发出三天后,名额就全部报满了。”

从有到优:多元课程+专业志愿团队,让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书法、剪纸、跆拳道、舞蹈、美术、手工、中医、象棋……暑期班的课程丰富多样、动静结合,对孩子们很有吸引力。13岁的眭晨芸说暑期班的课程她都很喜欢:“舞蹈能优化人的体态,象棋能让人内心得到平静,也能锻炼大脑。”今年新开设的中医课程也让她印象深刻。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暑期班结业典礼上,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二学生周畅带着孩子们表演了《中医药方歌》。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班,他和团队的小伙伴们为孩子们带来了特色中医课程。

“我们在课上介绍了中医的历史、普及了中医文化,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展现出了对传统中医文化的兴趣。”周畅说,他们团队一共7人,都是在校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这次暑期班的教学,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教学相长、加深自己对中医学认识的过程。“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以后我们也会继续和社区保持联系,在传播中医药文化、红色宣讲等活动中贡献青年力量。”

“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完善暑期班课程设置,我们每年都在壮大志愿者队伍、优化师资配备。”蔡静介绍,南京中医药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是今年小雏鹰暑期班的新生力量。除此之外,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不忘来路,始知归处”红色资源育人实践队、应急管理局、冠军跆拳道俱乐部等都是暑期班的“师资”力量。“我们还得到了兄弟社区的大力支持,为我们牵线搭桥、链接更多资源。”

“每次上课,我们都会安排3个志愿者维持秩序,协助课堂教学,及时回应学生的需求。”曹霞说,暑期班每年还会联合相关单位设置安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和家长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意外发生;开设红色教育课程,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把红色革命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间。“我们希望孩子们卸下课业学习的压力,在暑期班‘玩中学、学中乐’,学有所获。”

从优到广:“小雏鹰”模式复制推广,惠及更多社区孩子

如今,小雏鹰暑期班已成为华都锦城社区青少年关爱工作的一大品牌,赢得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的信赖与称赞。

“把孩子送到社区办的暑期班,我们很放心。”徐国梅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帮着照顾上小学的孙子。“最近一个多月我忙着照顾生病的老父亲,儿子儿媳平时都要上班,幸好给孩子报名了小雏鹰暑期班,不然我们真是顾不过来。”

徐国梅的一席话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今年,为了帮助更多家庭缓解暑期孩子看护难题,爱心义工社联合中山路社区开办了“放飞童真梦,展翅小雏鹰”暑托班。这是华都锦城社区小雏鹰暑期班模式的复制与拓展。

曹霞介绍,中山路社区小雏鹰暑托班持续4周,共招募了22位7岁~12岁的学生。本次暑托班针对学龄儿童特点,开设了书法、绘画、亲子手工、跆拳道、舞蹈、法制宣传、垃圾分类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旨在帮助孩子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放松身心,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安全、健康、充实的暑假。

“社区举办‘家门口’的暑托班活动,不仅为家长们解决了暑期‘看护难’问题,更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欢乐与收获的缤纷暑假。”中山路社区党委书记陈凯敏说,中山路社区将继续以贴心服务,为孩子们提供开心课堂,换得家长们安心保障。

看到小雏鹰模式得到了推广,曹霞心中很是欣慰。她表示,爱心义工社将会继续和社区联合举办小雏鹰暑期班,让更多的孩子度过充实有意义的暑假。同时,爱心义工社也将继续做好志愿者招募、培训等事宜,努力拓展资源,开设更加多姿多彩的课程,丰富孩子们的童年时光。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