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静 张缘)新修订的《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今年1月1日施行以来,云阳街道紧扣民生需求,组织公共法律服务团队深入基层,针对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和新业态从业者“三大重点人群”开展精准普法和主动服务。通过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见实效的举措,推动《条例》宣传走深走实,让更多群众知晓并享受到法律援助的惠民政策。
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和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服务团队结合妇女节、司法日、儿童节等节点,通过“摆摊设点”方式,宣传《条例》在援助范围更广、门槛更低、手续更简、服务更优等方面的政策变化,重点解读校园欺凌、农业损失、土地承包权受侵害等新增援助事项。同时,组织“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和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入户走访,摸排法律需求,主动告知法援渠道,为行动不便群体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面向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人员等特殊人群,团队结合日常教育和走访,开展法律咨询和维权知识普及,打通法律援助与心理疏导的协同路径。通过引导其依法解决家庭、生活和工作中的纠纷,既增强法治意识,也提升回归社会的信心,推动矛盾纠纷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针对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新媒体主播等新业态从业者,服务团队主动走上街头,开展精准普法。通过发放资料、案例讲解等方式,普及法律援助申请条件、受理流程,推广“12348”热线和“苏解纷”小程序。围绕劳动关系确认、欠薪维权、工伤赔偿、社保覆盖等高频问题,重点讲解合同签订要点、证据留存方法,提升新业态人群依法维权能力。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深化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法律援助的可及性与实效性,切实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让法律援助的惠民底色更加鲜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