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体育热潮破局升维 擦亮“中国眼镜之都”金名片

核心提示: 当“村BA”的篮球激情点燃夏日,“苏超”的绿茵热度席卷线上线下,丹阳眼镜城紧抓赛事契机,大力推动产业升级与文旅融合,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新动能。

adc9813b5b1ab27d3374ac29ac095fe8

6ba245028a3181f8b36f2b6424cf1d43

本报记者 印牧欣 通讯员 罗玲 文/摄

当“村BA”的篮球激情点燃夏日,“苏超”的绿茵热度席卷线上线下,丹阳眼镜城紧抓赛事契机,大力推动产业升级与文旅融合,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新动能。

党建引领:筑牢诚信经营基石

走进丹阳眼镜城,党员商户亮明身份的红色标识在琳琅满目的镜架间格外醒目。这抹红色不只是装饰,更像一个个“诚信坐标”,指引着商户的经营方向,也给消费者吃下“定心丸”。

党员商户早已成了诚信经营的“活招牌”。有的在柜台前醒目处贴着“假一赔三”的承诺牌,字里行间透着底气;有的主动打出“无忧售后”的标语,并将售后服务承诺内容写得明明白白;更有党员店主定期带领员工学习验光标准,把“精准配镜”的承诺落到毫米之间。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让“诚信”二字从墙上的标语,变成了消费者手中那副戴着舒心、买得放心的眼镜。

眼镜城党委牵头制定的诚信准则,更像一本接地气的“经营宝典”。“四项标准”把质量、价格、纳税、服务的诚信要求细化到进货台账、价格规范、售后流程等具体环节;“九项措施”里的“三亮”让党员商户胸前的党员徽章、墙上的承诺、手里的职责清单都成了监督哨,“三定”通过星级评定、保障机制让诚信经营有甜头、有奔头,“三比”则在商户间掀起比服务、比和谐的热潮。

如今在眼镜城,顾客挑眼镜时少了顾虑,多了底气,“买得放心”成了比促销活动更吸引人的招牌。

打破刻板印象:品牌与品质的突围

走进丹阳眼镜城五楼,大小不一的充气足球模型与眼镜样品并排摆放;“球场”风格的海报上格外引人注意。这是江苏新族眼镜有限公司借力当下体育赛事热度而开展的促销活动。“我们策划了惊喜盲盒、达人探店、免费抽奖等多种活动,精准引流,促进销售。”该公司董事长助理陈琼介绍。

“很多人对丹阳眼镜的印象还停留在‘便宜’,但其实我们已经走上了品质路线。”陈琼说,公司打造了“奥莱城”主题概念店,集合30多个国际品牌、20多个设计师品牌和原创中式品牌,以时尚和创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客户。当消费者能亲手触摸到精良的材质,体验到专业的服务,感受到品牌的独特调性,“为丹阳眼镜的品质买单”便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丹阳眼镜产业正向追求高附加值、高质量发展转变。”

融合创新:打造差异化配镜新体验

在茂昌眼镜店内,浓郁的咖啡香气与专业的验光设备和谐共存。“眼镜+咖啡”的跨界融合,解决了顾客“只配眼镜很单调”的痛点。提出并实施这一创意的,是丹阳茂昌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洪铭璟。“做咖啡是我的个人爱好,”他表示,将个人爱好转化为门店特色,实质是以精品咖啡的“品质感”为专业配镜服务背书,为顾客创造独特的消费记忆和情绪价值,显著提升了到店体验感。

“‘苏超’‘丹超’让眼镜城变得更热闹了。这种氛围同样提升了配镜体验感。”洪铭璟表示,顾客有共同的比赛可以看,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聊,再也不是配好眼镜就各自离开。“不少顾客都是因为看比赛而来配眼镜。这两个月的销售量已经达到淡季的2倍”。

赛事赋能: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新场景

自赛事开始以来,丹阳眼镜城策划推出系列活动,成为文旅融合的成功典范。其中,嘉年华夜市开街首日即吸引客流超8000人次,创下10万余元消费佳绩。在抖音推出的“镜彩苏超”丹阳眼镜专场线上直播活动,第一天直播间就成交128.5万余元,成功斩获当日抖音全国购物团购榜第一,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8月5日,丹阳文旅携手丹阳眼镜城推出“远亲不如进0计划”,为常州球迷免费送上丹阳眼镜,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眼镜之都”,丹阳镜架年产量1亿多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镜片年产量4亿多副,约占全国的70%、世界的45%,是世界最大的镜片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眼镜产品集散地。丹阳国际眼镜城更是按照5A级商贸旅游景区标准打造,集中国眼镜博物馆、华东最大巨幕影厅、餐饮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配镜游”已成为丹阳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

“让丹阳眼镜成为品质与文化的载体,让更多人知道,丹阳不只有‘便宜’,更有‘品牌’和‘好货’。”陈琼的愿景,正是丹阳眼镜城破茧成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乘着体育文旅融合的东风,“中国眼镜之都”的金字招牌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