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茅猛科
8月5日晚,在高新区大钱村灯光球场,我市首届“村BA”争霸赛第三轮比赛正在进行。篮球场上,一位身高1.9米以上的年轻裁判尤为显眼。他时而跟随球员快步从球场这头跑到另一头,时而吹起哨子打着手势,中场休息时间还会与裁判席一位中年女性交流信息。他叫张钟烨,是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准大三学生。暑假期间,他和妈妈钟芬芬一起报名“村BA”执裁工作,他担纲裁判员,钟芬芬则成为技术台的一名记录员。
“这已经是我跟妈妈第二次同场执裁了。”赛后,张钟烨笑着告诉记者,第一次与妈妈同场执裁时还有些紧张,担心自己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这次已经不紧张了。“第一场比赛就让他跟我一起的,他还不肯。”此时,钟芬芬走了过来,“拆”起了儿子的台。
“篮球比赛执裁中,记录员和裁判员需要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但如果有一定的默契,记录员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裁判员的各种手势语言,也就能留出更多时间关注赛场上的变化。”钟芬芬说:“与儿子同场执裁的话,这方面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据介绍,钟芬芬是荆林学校的一名小学体育老师,还执教小学女子篮球队,多次带领篮球队参加丹阳和镇江的各种篮球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张钟烨就读于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目前已经取得篮球C级教练员和篮球二级裁判的证书,曾在学校多次执裁学生篮球比赛,还是大学里的篮协会长。“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从小就喜欢运动的感觉。”谈起自己为何会选择体育教学,张钟烨说,他爸爸妈妈都是体育老师,从小爸爸就带着他跑步锻炼身体,也经常带着他一起打篮球、踢足球,但一开始爸爸妈妈并没有打算让他走体育教学之路。“不过,我很喜欢体育运动带给我的快乐,总感觉自己精力比较旺盛。”张钟烨说,一直到上了高中,他的身高一下子窜到了180多厘米,弹跳力也比较好,便决定主攻篮球,跟随爸爸妈妈的步伐,走体育教学之路。如今,张钟烨在家的时候,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篮球比赛,也会因为一些执裁方面的技术进行探讨,甚至出现分歧。
“这次篮球赛,观赛的村民很多,现场氛围也很不错,赛场上的运动员对于判罚也很敏感。”张钟烨说,一名优秀的裁判员,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学习,更需要丰富的比赛执裁实践,尤其是学校里的篮球比赛与社会上的比赛有着一定的区别,激烈程度、动作幅度等都有一定差距,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和学习机会,可以进一步提升他在篮球赛场上的控场水平和执裁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