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郡玉 通讯员 汤雯
在医药包装领域,一家中德合资企业凭借四十年的技术积淀与创新突破,成为行业标杆。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双峰格雷斯海姆医药玻璃(丹阳)有限公司以高端医药玻璃包装为核心,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300家医药企业。面对市场波动与行业挑战,公司以“匠心提品质、创新拓市场”为发展理念,连续多年实现业绩稳健增长。今年上半年,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公司逆势实现同比增长,展现出强劲韧性。
以多维产品强市场韧性
在双峰格雷斯海姆的生产车间,一排排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透明的玻璃管经过高温熔制、精密成型、智能检测等工序,最终变身疫苗瓶、胰岛素卡式瓶、实验室耗材和化妆品滴管。作为中德合资的高端医药玻璃包装企业,这家拥有四十年历史的行业老兵,已构建起覆盖医药、科研、美妆三大领域的多维产品矩阵,以强大的市场韧性穿越数次行业周期。
双峰格雷斯海姆总经理巢建峰介绍,公司主营四大类产品:疫苗瓶等医药包装产品是根基,服务国内外主流疫苗及生物制剂企业;科学实验室耗材覆盖生命科学研究全链条;胰岛素卡式瓶精准对接减肥针等热门药品包装需求,市场份额持续扩大;2020年开发的化妆品包装及滴管产品,更是成为穿越周期的“奇兵”。
2020年疫情初期,疫苗瓶需求尚未爆发,企业正多方寻找业绩增长点。“当时,公司瞄准化妆品包装市场,开发出适配‘小黑瓶’‘小棕瓶’等高端护肤品的精密滴管。”巢建峰回忆,这款产品及化妆品瓶当年就拉动销售额增长30%,成功化解企业危机。2021年后,随着新冠疫苗生产提速,公司疫苗瓶订单强势反弹,连续三年为国内外主流疫苗企业供货,远销欧美市场,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面对2023年疫苗需求回落、2024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企业再次凭借产品矩阵的灵活性突围。“卡式瓶市场的拓展填补了疫苗瓶需求下降的缺口,医药行业整体复苏也带来稳定增量。”巢建峰说,即便在今年行业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仍实现同比增长,目前三大工厂满负荷生产,半年产量达10亿支,朝着全年20亿支的目标稳步推进。
从疫苗瓶到化妆品滴管,从实验室小瓶到胰岛素卡式瓶,双峰格雷斯海姆的产品矩阵既锚定医药健康主赛道,又灵活延伸至消费升级领域,形成“主力产品稳根基、新兴产品拓空间”的格局,这正是其穿越周期的核心密码。
以硬核实力领跑行业标准
“药包材直接接触药品,关乎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双峰格雷斯海姆的检测中心,一台扫描电镜正放大观察玻璃表面的微观结构,旁边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则精准检测着微量元素含量。这里配备的全套高端检测设备,不仅能完成药用玻璃全项目检测,更能开展药品玻璃相容性、稳定性、安全性研究。这样的硬核实力,源于企业对 “匠心提品质、创新拓市场”的坚守。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双峰格雷斯海姆已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生产环节中,SPC质量统计分析、CPK工艺能力验证等工具全程应用,实现产品在线智能化控制;每一批产品的原料输入、生产参数都记录在案,通过严密的批记录管理系统可全程追溯。
“我们的产品要符合CHP、YBB、ISO、EP、USP 等多重国际标准,是生物制剂、冻干粉针、疫苗等高端药品的首选包装。”巢建峰说,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ISO15378质量体系认证和CNAS实验室认可的药包材企业。
创新是企业保持领先的另一引擎。公司近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团队达七十余人,不仅能提升改造产线技术,更能自主编程开发AI智能成像检测系统。“以前依赖第三方检测设备,数据库和算法不在自己手里,创新主动权受限。”巢建峰解释,如今自主开发的系统可精准识别玻璃制品的微小缺陷,算法迭代和数据积累完全由企业掌控。
这种创新力还体现在跨界突破中。进入化妆品包装领域时,企业面临全新挑战:医药包装可由药厂后续清洗灭菌,而化妆品滴管需在生产端就实现 “无玻屑、少污染”。“我们通过产线技术改造,在生产环节直接控制杂质产生。” 巢建峰说,企业仅用半年就攻克技术难关,产品成功打入国际高端美妆供应链,目前化妆品业务占比达30%。
深耕行业四十年,双峰格雷斯海姆更以“参与者”身份推动行业进步。作为《药包材生产质量管理指南》起草单位之一,企业深度参与中国药典标准制定,2025版中国药典中就有多项标准融入其技术经验。
以人才为基拓未来
在双峰格雷斯海姆,“老中青”人才梯队协同创新的场景时常可见。“创新的核心是人,抓住人才就抓住了发展的根本。”巢建峰的这句话,道出了企业四十年长盛不衰的秘诀。
从1983年建厂至今,双峰格雷斯海姆培育了一批“技术大脑”,不少核心技术骨干从建厂初期坚守至今。同时,企业持续引进新鲜血液,既有“归雁人才”带回先进技术,也有刚毕业的研究生加入团队。“我们给每个人发展空间,让技术人员主导项目,让年轻人参与核心研发。”巢建峰说,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团队稳定性始终保持行业领先。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企业的创新之路走得更稳。“市经发局、科技局常来对接项目,提前告知政策信息,这种‘店小二’式的服务让我们倍感暖心,也更能专注研发。”巢建峰说道。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从医药包装到多领域跨界,双峰格雷斯海姆的成长轨迹印证了“专精特新”企业的突围之道——以技术深耕应对市场变化,以开放创新拥抱全球机遇。正如巢建峰所言:“唯有将本行做到极致,才能在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