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双英: 高温下垃圾中转站有“味”的坚守者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在西城区垃圾中转站内,记者抹了把差点糊住眼睛的汗水。在这酷热难耐的高温天气里,“城市美容师”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6e13bf495d3b5c40d5f669858dccd695

图为环卫工人梅双英(右)在作业中。记者 王国禹 摄

本报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林晨俊

“这天太闷热了,站了一会儿脸上就渗出滴滴汗珠……”昨日上午,在西城区垃圾中转站内,记者抹了把差点糊住眼睛的汗水。在这酷热难耐的高温天气里,“城市美容师”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相比道路保洁员,垃圾中转站的环卫工人要忍受高温和腐臭环境的双重考验,可他们始终默默无闻,坚守工作一线,用心“汗”卫着城市的整洁。

昨日上午9时许,烈日炙烤,还没进西城区垃圾中转站内,记者就闻到一股异味,让人忍不住条件反射地干呕起来。走进中转站,记者看到运送垃圾的车辆进出频繁。卸料池前,环卫工人梅双英和同事身着工作服,动作麻利地指挥倒车、挥动铁锹清理垃圾、操作按钮压缩垃圾块……不一会儿,豆大的汗珠就顺着她的脸颊往下流,在橘色的工作服上留下一处处印迹。

梅双英告诉记者,高温天气,她每天凌晨3点50分到岗,穿上工作服,先检查一下垃圾压缩机操作台,然后进入忙碌的作业状态,“每天5点半到8点是中转站最忙的时候,相比平时,夏季的生活垃圾更多,目前中转站日均压缩转运垃圾200多吨,每天来倾倒垃圾的大小车辆有百余辆。这些垃圾先进行压缩、消毒后,再运往绿洲废弃物处置中心处理。整个过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记者无意中看到梅双英没戴口罩,难道不嫌臭吗?问起原因,梅双英说,这么热的天干活,戴上口罩特别闷。再说了,每天在这个环境中工作早就适应了这种味道。“高温天气,每天必须喝很多水,否则身体吃不消。”梅双英对记者说,不过,环卫部门每天也提供仁丹等药品。

也许担心记者忍受不了浓重异味,梅双英转身打开一个按钮,只见站内上方喷出一股股带有香味的雾气。梅双英仰头指向站台上方不断喷出雾状空气清新剂的装置,“现在技术提升了,中转站都安装了这种除臭设备,主要用来抑制味道扩散。”

据中转站负责人介绍,垃圾清运是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关系着一座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夏季持续高温,特别是三伏天,生活垃圾翻番,这也是一年中垃圾量最多的时候。为应对这一实际状况,中转站重点对垃圾池、沟槽等易藏污纳垢部位进行全方位冲洗,同时加大对清运车辆车容车貌的督导力度,做好生活垃圾清运车辆密闭措施,保证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车过地净。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