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新疆班走出1804名大学生

本报讯 (记者 谢超)“太激动了!感觉3年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回报。”28日下午,市正则高级中学2025届新疆班毕业生翦玲羽拿着来自西安石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兴奋地说。这也是本届新疆班毕业生收到的第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

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快新疆各民族人才培养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自本世纪初起,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2005年9月,首批新疆初中毕业生来到正则高中学习,开启新疆教育新模式。

作为全省第二批、唯一由县级市承办新疆班的学校,20年来,正则高中新疆班共培养了1804名大学生。其中,1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165名学生被“985”大学录取,近1/3学生被“211”大学录取。众多新疆学子在这里接受优质教育,扬帆远航,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成就最好的自己。

“同学们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正则高中就是你们的家,所有老师都是你们的亲人。”刚到学校时,校长的话让2009届毕业生再同古丽至今记忆犹新。学生学习期间事无巨细,老师都会给予关心。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记者了解到,营造家的温暖,是正则高中对新疆学生管理的一大特色。老师们更是用心用情悉心教导,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们谈心交流,帮助他们适应在丹阳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每天睡得最晚、起得最早,要负责学生的日常饮食起居,还要时刻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提供坚强保障。”正则高中党总支书记苏哲介绍,老师们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家庭情况及性格特点都了如指掌,甚至连生日都没落下;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学校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寒假,“结对认亲”的本地家庭还会接新疆学生回家“走亲戚,同过年”;暑假,学校还组织教师远赴新疆,跨越万里开展家访工作,与学生家长密切沟通,实现家校共育。

“培养我的是正则高中,感谢老师们在我成长道路上给予的宽容和帮助。”出生在新疆喀什市的尼亚孜艾力,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主动回乡当了一名教师,“希望帮助更多孩子走出新疆。”

从正则高中到大学,从懵懂少年到国家栋梁,20年来,一茬又一茬新疆班学子用知识改变了命运。“我们将坚守初心,不断完善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切实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师生心灵深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负重托,再立新功。”苏哲说。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