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丽华 帅莹
图为雾炮车在路上作业;御珑湾小区北侧的滨河路上标注了“雾炮车禁止驶入”字样。
记者 贺丽华 帅莹 摄
进入夏季以来,雾炮车作业十分频繁,路上常见其身影,其喷出的水雾不仅能降尘抑尘,净化空气质量,还能给路面降温,给周边群众带来一丝清凉。然而,不少市民发现,雾炮车的覆盖范围有限,仅集中在部分主干道区域,此外,有些路段还明确标注了禁止雾炮车驶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阵水雾喷过来,瞬间感觉凉快不少。”近日,在双井巷附近的新民中路上,随着一辆雾炮车驶近,细密的水雾立即如薄纱般笼罩了四周,骑车路过的市民王女士下意识放慢了速度,感受这份清凉,“虽然脸上的妆容可能会受些影响,但外面温度这么高,长时间骑车真的有些受不了,还是降温防中暑更重要。”
据了解,雾炮车通过高压喷射极细水雾,可将空气中的PM10等颗粒物吸附沉降,显著改善局部空气质量。同时,水雾蒸发吸收热量,能降低路面及周边环境温度3℃~5℃,成为夏季街头“移动降温站”。但让许多市民不解的是,雾炮车的作业范围十分有限,只在部分路段行驶。“我经常在路过新市口附近时看见雾炮车,但在我住的小区以及工作单位周边没怎么见到过。”采访时,市民束先生说道,“如果可以,我还是希望管理部门能增加喷雾范围和频次,尤其是一些人流量集中的公共场所周边和小区周边,给更多人带去清凉。”
此外,还有市民表示,在一些路段看见地面写明“雾炮车禁止驶入”字样。“之前雾炮车也是从我家楼下经过的,这边小区集中,人流量和车流量很大,雾炮车驶过,可以带来清凉,也可以净化空气,但现在被列为禁止驶入区了,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家住御珑湾小区的市民马女士说道。
带着市民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市环卫部门以及开发区环卫部门。据市环卫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辖区雾炮车确实设置了固定行驶线路,每天从万善公园出发,经过太阳城小区、合家欢菜市场、交通运输局、中医院、文化城、海会新村、中国移动,最后至水中仙。“我们的雾炮车每天从早晨6点开始作业,直至晚上7点左右收工。”关于市民提到的作业范围有限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主要雾炮车数量有限,目前只有两辆,此外夏季工作量较大,人手也比较紧缺,所以不能大面积覆盖,“之前也有市民向我们反映过这类问题,经讨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我们的操作员会加大作业范围。”而关于部分区域禁止雾炮车驶入的问题,开发区环卫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主要是目前正在推进大气管控工作,一些区域的空气质量参数不可人为更改,周边都设有监控,一旦被发现,将严肃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