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女士鼓包的闲置手机。
记者 王丹 陈晓玲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丹 陈晓玲)近日,市民王女士遭遇了一件让她后怕的事——家中一部闲置多年的手机突然发生电池鼓包,伴随异响,所幸发现及时未造成更大影响。
“这部手机放抽屉里快七八年了,一直没管过。”王女士指着客厅靠窗的抽屉称,“主要是不知道该咋处理,里面存着以前的照片、聊天记录,怕随便扔了泄露信息,就想着先放着再说。”
她特意提到自家的居住环境:“我家是东边户,客厅东边这面墙几乎全是窗户,夏天太阳一出来就特别晒,早上起来屋里能到33℃。”
谈及事发时的情景,王女士仍有些紧张:“那天上午刚开空调没多久,就听见抽屉里‘呯’一声响,吓我一跳。拉开一看,那部旧手机的背面都鼓起来了,机身严重变形。”她摇摇头说:“真没想到放着不用还能出这事,要是没人在家,后果真不敢想。”
业内人士分析,手机电池属于锂电池,其内部的化学特性对存储环境尤为敏感。长期闲置时,若存放不当,可能因内部化学反应失衡引发鼓包、漏液,甚至发生更危险的情况。夏季是这类问题的高发期,像王女士家这样因空调开关导致的室温剧烈变化,正是重要诱因之一——锂电池在忽高忽低的温差环境中,内部活性物质会加速老化,电解液稳定性下降,容易引发鼓包等异常。
针对闲置手机的安全存放,专业人士给出明确建议,首先要做好数据处理,通过官方渠道备份重要信息后,彻底清除手机内的个人数据,避免信息泄露;存放时需将电池电量保持在40%左右(电量过高易引发过充风险,过低则可能导致电池亏电损坏);选择干燥、阴凉且温度稳定的位置,远离空调出风口、窗台等温度易波动的区域,避免阳光直射或极端温湿度环境;若发现电池鼓包、机身变形或有液体渗出等异常,切勿自行拆解、挤压或投入火中,应立即将其放在不易燃的容器中,交由正规电子废弃物回收点、品牌售后或专业回收机构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