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第一位奥运选手——甄文华

■ 朱志宝

 

1992年7月21日下午,一架波音747专机从北京起飞,飞往第25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巴塞罗那,机上乘坐的是由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率领的中国奥运军团第二批全体人员,他们将代表中国在有17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25届奥运会上一展东方雄风,为国争光。

在这批中国奥运军团中就有一位是丹阳人,叫甄文华,参赛项目是女子铅球,国内最好成绩是20.66米,曾列1992年世界女子铅球排名前十位,是一位国际运动健将。

甄文华,1967年3月出生于丹阳市皇塘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80年9月进入丹阳市吴塘初中读书,思想进步,为人纯朴,勤奋好学,特能吃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她从一名普通农家孩子成长为中国奥运军团的一员,走上了世界体育比赛最高级别的赛场,让青春闪光,让生命出彩。

一个人的成功既要靠勤奋,也要有天赋,还离不开机遇,但机遇从来都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省丹中的女篮教练鲁燕老师是皇塘人,她当年曾是县女篮的主力队员,也曾在家乡的吴塘中学教过书,因教学水平高被调入省丹中。她事业心非常强,假日回乡也不忘到从教过的吴塘中学去看看女篮的训练,看看能否发现好苗子。到现场后一看,眼睛顿时一亮,心中暗喜,一个叫甄文华的大个子队员,身高已达1.76米,身材壮实,属力量性爆发力好的体育类型,场上积极主动,训练中非常投入,专注度很高,很适合打中锋位置。然后就在校女篮教练的配合下进行了助跑摸高,立定跳远,三米线快速移动和篮球基本技术的测试,认为是个好苗子。1981年2月甄文华转学省丹中的初中部,并参加校女篮的日常训练。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未到需要时。省丹中田径教练林士洪老师负责参加1982年丹阳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的报名工作,初中女子组投掷项目缺人,就到校女篮把大个子甄文华借来用一下,心想身大力不亏,突击训练一下试试再说,结果训练了几次就投了9米多,在市运会上拿到了初中女子铅球第一名,皆大欢喜,事实证明,用人用对了。市体育场教练赵老师捷足先登,很快把甄文华调到丹阳市田径集训队进行训练,期盼有朝一日为丹阳争光。由于从西门每天跑到中山路体育场训练不太方便,1984年初中毕业后就入学靠近体育场的二中高一读书,从此,甄文华踏上了从事铅球训练的第一步。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入高中不到两个月,1984年11月,江苏省体工队田径教练到丹阳选材,认为甄文华具备一个投掷运动员的基本条件,可塑性强,有发展潜力,决定调她到江苏省体工大队进行投掷的专业训练。甄文华的运动生涯从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前景充满了希望。

1984年11月,甄文华告别了家乡的老师和亲人,带着初心和梦想,带着老师的教诲和亲人的嘱托走进了位于南京紫金山麓的江苏省体工大队,跨进了专业队的大门,一头扎进一个全新的熔炉里进行锤炼,艰苦的专业训练开始了。

新的平台,新的追求,进入省队后,条件更加优越,指导更加专业,训练更加系统,营养更加科学,她的身高长到了1.85米,体重100多公斤,身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专业有了长足地提升,专业技术也日趋成熟,运动成绩大幅提高。她在1987年12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初露锋芒,获女子铅球第八名,被省体委记三等功,就是在这次全运会上她被国家田径队选材组相中。1988年9月被调进国家集训队,甄文华又一次告别恩师,踏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三级台阶,投入新的征程。1989年9月入北京体育大学,边学习边训练。

1992年10月的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上,甄文华发挥出色,荣获女子铅球、女子铁饼两项第一,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同时当年年终时被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评为“1992年十佳运动员”,当时甄文华的最好成绩已达20.66米,在全国排名靠前。

参与也是一份荣誉,经历也是一种财富。当时甄文华的运动成绩已具备到奥运会上去冲一冲名次的可能。最终她被选入中国征战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代表团,终于有了到世界体坛最高舞台上一展雄风的机会,实现了人生的梦想,也为丹阳人争得了光彩。

甄文华1993年7月在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兼田径队教练,继续为祖国的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