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晒背养生”走红引争议

核心提示: 入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晒背养生”再次走红。然而,这股养生热潮中出现的一些公共场合行为,也引发了关于科学养生与公共文明的讨论。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称开发区法治广场有多位市民赤裸上半身晒背,引得路过行人纷纷侧目。

赤裸上身、光脚踩地……

三伏天“晒背养生”走红引争议

44b1636c08ae94ddf01367a04a8d9b95

图为市民在法治广场赤裸上半身晒背。 记者 王丹 陈晓玲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丹 陈晓玲 通讯员 王凝)入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晒背养生”再次走红。然而,这股养生热潮中出现的一些公共场合行为,也引发了关于科学养生与公共文明的讨论。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称开发区法治广场有多位市民赤裸上半身晒背,引得路过行人纷纷侧目。

对于此现象,记者连日走访发现,随着“晒背能祛湿排毒”的说法流传,公园广场、商场外廊、小区绿地等成为市民晒背的热门地点。此前,部分人趴在公共座椅或地面上晒背,因姿势不雅、占用公共空间等问题引发争议;近期,不少人转而选择脱鞋光脚踩在发烫的大理石地面上,认为这样既能“接地气”又不碍眼。

“伏天晒背是老讲究了,趁太阳不太烈的时候晒一会儿,感觉浑身都舒服。”在小区广场晒背的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特意选在下午四点后出门,怕正午暴晒伤皮肤,“自己以前天再热都不会出汗,去年晒背之后身体状况感觉比之前好了,之前在万善公园趴着晒背,但被公园管理人员劝退,称此举不文雅,于是今年想到在公园外的地砖上站着晒,既方便又不影响别人。”万善公园管理人员也表示,这类行为虽未违反规定,但可能影响公共环境整洁,工作人员只能以劝导为主,“遇到脱鞋踩地或赤裸上身的人,我们会提醒他们注意公共场合形象,大多时候市民会配合,但也有人觉得‘自己舒服就行’。”

不过,并非所有“养生行为”都能得到理解。有市民吐槽:“上周在无管理人员的街边公园,几个人脱了鞋光脚踩在长椅旁的地面上,汗渍留了一片,路过时看着很不舒服。”

针对这一现象,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姜王芳提醒,“晒背养生”需讲究科学方法:时间上,建议选择上午9点前或下午4~5点,避开正午强光,每次15~20分钟即可,避免长时间暴晒导致中暑;方式上,可背对阳光站立或坐靠,无需直接趴在地上,同时搭配薄外套遮挡头部,防止头晕;体质虚弱者需循序渐进,若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止。

姜王芳同时指出,光脚踩地面“养生”缺乏明确科学依据,且公共场所地面可能存在细菌、杂物或尖锐物体,反而容易引发皮肤感染或划伤。

公共空间的和谐需要双向体谅。市民在追求健康时,不妨选择更文明的方式,例如在家中阳台晒背,或前往人流较少的开阔区域,避免脱鞋、赤裸上身等可能影响他人的行为。毕竟健康与文明并行,才能让三伏天的“养生热”更添一份和谐温度。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