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农轩)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相关要求,根据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下达有关文件精神,近日,市农业农村部门下发了《丹阳市2025年水稻单产提升奖补实施方案》,以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为目标,不断提高我市粮食稳产保供能力。
今年单产提升项目聚焦我市水稻种植,牢牢把握水稻规模种植主体这一关键,支持种植主体“集中育秧保壮苗、高质量机插减直播、干湿交替节水灌、一喷多促全覆盖”,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增产潜力,努力提高水稻关键技术模式到位率和覆盖率,推动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促进我市水稻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此次奖补方案,按照镇(区、街道)推荐、过程记录、测产验收、资金奖补的程序组织实施。各镇(区、街道)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动员并择优推荐本地水稻规模种植主体积极参与,每个主体选取相对集中连片的田块参与测产奖补。市农业农村局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核实各镇上报项目主体,最终确定项目主体、项目区域、实施面积等内容。项目主体需按要求,加强田间管理,落实关键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各镇(区、街道)农业农村部门指导申报主体根据作物生长农时,落实重点技术、记录生产过程。测产验收前,项目主体向所在地农业农村部门申请组织开展测产验收工作,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第三方机构,成立市级测产小组现场进行测产,并出具测产报告。最后,根据关键技术措施到位、测产结果和绩效目标完成等情况,确定奖补对象和奖补标准,结果公示无异议后,予以资金奖补。
根据实施方案,全市共计安排水稻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专项财政补助资金317.6万元,奖补标准不超过50元/亩,单个主体财政奖补金额不超过10万元,防止“垒大户”。
此次奖补对象为2025年种植面积50亩以上水稻机插秧种植户。承担任务的规模种植主体应围绕推广高产优质食味水稻品种、推广集中育秧、机插精确定量栽培,重点突出精细整地、培育壮秧、适期增密机插、肥水精准调控、封闭控草、病虫绿色防控等关键水稻丰产技术,实现水稻单产提升。单产提升水平较我市平均水平增产不低于5%。
直播稻种植、水稻收割及小麦播种晚于适期主体不列入奖补范围,已承担部级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省级稻麦优质高效片区建设等水稻生产相关项目任务的主体不得重复奖补,未经国家或江苏省审定、本市不在其适宜种植区域内的品种不得奖补,征而未用土地不得奖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