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谢超)春日梨花绽放,夏日硕果飘香。近日,在司徒镇屯甸村山峰家庭农场的梨园内,硕大饱满的翠冠梨挂满枝头,圆润的果子与绿叶交相辉映,诱人的果香与丰收的喜悦弥漫整个梨园。梨树下,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搬运,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今年的翠冠梨品质上乘,订单络绎不绝,一年的辛劳终于得到了回报。”农场负责人马才军表示,得益于花期适宜气候和精细的果园管理,特别是推广了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技术,今年亩产量预计可达4000斤。“目前,翠冠梨的收购价在每斤5~6元之间,供不应求。”
翠冠梨人称“六月雪”,每年7月下旬成熟,果皮细薄、肉脆汁多、口感鲜嫩、香气诱人、核小无渣,富含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元素,堪称“梨中之极品”。由于比其他品种的梨早上市约1个月,往往能够让消费者早早品尝到夏日清甜。为了应对采收高峰,马才军聘请了周边村民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每天有100~120元的收入,比外出务工更便利实惠。”村民们说。
“我们从7月18日开园采摘,基本上每天都要来几批客人,采摘期可以持续到8月15日。”马才军是屯甸村较早一批种植翠冠梨的果农,一直以来坚持采取科学化管理和绿色化种植方式,通过配方施肥、科学修剪、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实现了梨果质、量“双升”。“除去成本,预计今年亩均效益可达12000元,总体收入比较可观。”马才军笑着告诉记者。
屯甸村属丘陵地区,土地肥沃疏松、日光充足、空气清新,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给了翠冠梨绝佳的生长环境,单果可以达到六两以上,甜度超过13度。“确实不错,水分多、果肉脆,现摘现吃,比超市买的更新鲜。”来自南京的游客王丽说。当天,她和朋友足足摘了5筐梨,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当天采摘下来的梨果,我们都会第一时间送到冷库内进行储存。”马才军表示,经过冷库储存后的翠冠梨,水分不易流失,每咬一口都能感觉到充盈的汁水外溢,“是妥妥的夏日‘解暑神器’。”
近年来,屯甸村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推广“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强化对种养殖业和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项目、科技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有效促进了群众增产增收。“未来,我们将按照‘一村一产、集聚连片、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深化科学种植与精细加工,着力打造集旅游观光、鲜果采摘、休闲垂钓、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综合体。”屯甸村党委书记毛锁龙说。
从荒坡果园到“致富田园”,翠冠梨已成为屯甸村特色农业的一张亮眼名片。如今,挂满枝头的不仅是金灿灿的果实,更是村民们的增收希望;田间忙碌的不仅是丰收的身影,更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坚实路径。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丰收的喜悦正随着清甜果香飘向远方,特色种植的“金果子”也将结出更多富民增收的甜果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