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骏)“连续游了10天后,孩子直喊耳朵疼,去医院一查,竟然是鼓膜炎。”今年暑假,陈女士给孩子报了个游泳班,根据课程安排,孩子每天都要上1个多小时的游泳课。为了让孩子能够尽快掌握方式方法,陈女士在每天的课程结束后总会让孩子再自由练习一段时间。没想到,课程结束后,孩子竟患了鼓膜炎。
陈女士告诉记者,起初孩子就总说耳朵有点疼,她并没有太在意。后来孩子感觉疼得厉害了,陈女士才赶忙带娃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鼓膜炎,并且告诉我暑期里去游泳的孩子多,鼓膜炎是高发的时候。虽然不严重,但还是得吃些消炎药。”
医生表示,游泳时,水可能会进入耳道,如果耳道内的水分没有及时排出,就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这些微生物可能会通过耳道蔓延至鼓膜,引发鼓膜炎。
同样在游泳后身体不适的还有许女士的孩子。许女士告诉记者,几天前,她带孩子去泳池游泳,第二天就发现孩子眼睛红红的,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是患了角膜结膜炎。“医生说,公共泳池的水中可能含有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如腺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游泳时,眼睛直接接触这些病原体,就容易引发感染,导致角膜结膜炎。在暑期里,出现这一病征的孩子还是挺多的。”许女士说,“医生当时给开了三瓶不同的眼药水,滴了两天才有好转。”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家长暑期带娃游泳要注意选择正规泳池,应选择有卫生许可证、水质合格、管理规范的游泳场所,避免去水质不达标、人多拥挤的泳池。游泳时,佩戴密封性好的泳镜,可有效防止池水进入眼睛;佩戴耳塞,能减少水进入耳道的机会。要注意个人卫生,游泳前后要洗手,不揉眼睛,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泳镜等物品,避免交叉感染。此外,还应控制游泳时间,避免长时间在泳池中游泳,减少眼睛和耳朵与水的接触时间。游泳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眼睛和面部,可滴入人工泪液帮忙冲洗异物;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耳朵,不要用力揉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