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云俊:从“心灵之窗”守护者到“成长之路”引路人

核心提示: 在开发区联观村,有这样一位网格员:她告别熟悉的眼视光行业,投身妇联、计生、文体、关工委、宣传等繁杂的基层工作。

02aecbc4e0122c5074c18f2de90dddfb

本报记者 印牧欣 沈欣 通讯员 开宣 文/摄

在开发区联观村,有这样一位网格员:她告别熟悉的眼视光行业,投身妇联、计生、文体、关工委、宣传等繁杂的基层工作。她将满腔热忱倾注于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广阔天地,用四年时间完成从一名专业验光师到“成长引路人”的转变,用行动诠释着“关心下一代”的深刻内涵。她就是开发区“2024年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练云俊。

忙碌工作中的红色浸润

练云俊今年37岁。2021年,她来到联观村,成为一名网格员,负责河阳新城片区的服务工作。每年的寒暑假,是练云俊最为忙碌的时间,也是她为村里孩子们精心策划“成长时光”的黄金期。“目前我正在负责‘英雄的光芒’主题征文比赛。希望通过这个比赛,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红色故事。”

在练云俊心里,红色教育的分量极重。“潜意识里一直觉得孩子大一些了才需要红色教育。但我做了这份工作后,才意识到我错了。”她回忆道,在一次缅怀夏霖烈士的活动中,河阳幼儿园的一群“小不点”们整齐列队,小手紧贴裤缝,鞠躬、献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超越年龄的肃穆。“那时我刚接手这份工作,被那一幕深深地震撼了。”练云俊感慨说,“平时蹦蹦跳跳、一刻也闲不住的小家伙们,站在那里跟大人一样严肃认真。红色情怀的种子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播撒进了幼小的心田,也让我看到了工作的价值。”她表示,接下来,会继续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将红色基因更系统、更深入地传递给下一代。  

特殊“讲台”上的真情守护

“这份工作圆了我的老师梦。”练云俊笑着说,以前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幼师,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而现在的岗位同样是一方“讲台”,让她可以尽自己所能,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她积极牵线搭桥,邀请昔日单位的眼科医生走进乡村,为孩子们开设生动有趣的“护眼课堂”,守护“心灵之窗”;她精心设计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们学会自护;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带领孩子们遨游书海;奇思妙想的创意活动,激发着孩子们的无限潜能。“我自己也是母亲,能把安全理念、健康知识传递给这么多孩子,帮助他们远离危险,健康成长,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练云俊的话语中充满了真挚与责任。

无声信任里的无悔奔赴

在联观村关爱工作的版图上,523名农奖对象和5名特扶对象是练云俊心头沉甸甸的牵挂。她的足迹,也延伸至那些需要特别关爱的困境儿童。智力残疾的小俊(化名)就是其中一员。“他的性格十分内向。但每次我去慰问,他都主动站到我面前,希望我能帮他拍照。”这份建立在细微互动之上的信任,让练云俊觉得十分感动。当了解到小俊在校表现良好,得到老师的认可时,练云俊更加坚定了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决心。

“以前,我拿起的是眼镜,矫正的是视力;现在,我想托举的是孩子们的未来,守护的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路。”练云俊这样定义自己身份的转变。四载光阴流转,她用一串扎实的数字丈量着爱的足迹:组织青少年活动30余次,为乡村童年增添色彩;走访困境儿童、失独老人20余次,送去关怀与温暖;撰写活动通讯稿150余篇,记录下每一次成长的闪光瞬间。数字背后,是她从专业验光台迈向广阔育人天地的无悔奔赴。“接下来,我会以心为灯,以爱为火,用点滴微光,为有需要的人照亮前行的路。”谈及未来的打算,练云俊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