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笑 通讯员 开宣 文/摄
“传统行李箱在外取物要全开箱体,既麻烦又不安全。”在亚洲箱包的产品展示区域,亚洲箱包(丹阳)有限公司(后简称亚洲箱包)的副董事长權晶向记者展示着爆款“前盖箱”的巧思——只需拉开前盖拉链,就能单手取用应急物品。去年亚洲箱包(丹阳)有限公司的该款设计箱包销量达15万件,成为这家企业产品的“中流砥柱”。这家2018年落户江苏丹阳的外资企业,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从“外资新兵”到“箱包行业标杆”的蜕变,其以“品质为基、创新为翼”的发展路径,正为中国制造与国际品牌的融合提供样本。
2018年,亚洲箱包(丹阳)有限公司在我市开发区众创产业园落地生根。彼时,这家箱包企业仅租用一栋厂房作为生产办公区。“最初我们带着海外市场的成熟品牌和技术来到国内,看中的是丹阳完善的制造业配套和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權晶回忆,企业依托既有海外国际品牌设计师、工程团队和覆盖国内外的营销网络,迅速稳定生产打开局面。如今,企业厂房面积扩展至三栋,其年销售额从最初的2000万元到突破8000万元,还引入直播带货业务。
打开亚洲箱包旗下账号的直播间,主播正现场演示“前盖箱”的便捷功能,屏幕上不断刷新着“品质感拉满”“工艺果然细致”的弹幕评论。这些积极反馈的背后,是亚洲箱包对产品质量近乎苛刻的追求。
在园区配套的检测室,记者目睹了亚洲箱包的“品质执念”:跑步颠簸测试机上,行李箱正在经受颠簸考验;盐雾测试舱内,盐水雾对零件持续喷洒,检验金属部件抗腐蚀能力;震动测试机器上拉杆正在经受每分钟20~25次的震动。“我们的质量标准高于国际标准。”權晶表示,公司设有占员工总数三分之一的质检部门,从原材料初检、生产过程巡检到成品全面检验,层层把关,确保每一只箱子都经受住“魔鬼测试”后才出厂。
除了过硬的质量,亚洲箱包还在产品设计上不断创新。權晶拿过一只箱子向记者操作演示。“这只箱子的轮子部分是带刹车功能的,当用户在高铁等晃动环境中启用刹车,就能让箱子保持稳定。”
“我们关注用户的每一个细节体验。”權晶强调,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亚洲箱包在竞争激烈的箱包市场中脱颖而出。
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亚洲箱包的业务布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经过多年钻研研发,我们现在有信心承接其他品牌的订单,B2B和B2C产品都有生产。像国内的不莱梅、爱华仕等品牌,都与我们有供应合作。” 權晶透露,“未来五年,我们计划在保障海外母公司产品供应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国内市场,让更多中国消费者了解并认可我们的品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亚洲箱包积极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我们通过京东、淘宝、小红书等平台多渠道进军国内市场。在直播间里,向消费者直观展示产品,用产品的高质量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權晶对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