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印牧欣)“粮食卖到这里,检验快,卸货快,收款快,既省心又放心!”最近,种田大户潘南良将400多吨小麦运到苏南储备粮仓储基地后,为这里的硬核科技力量竖起了大拇指。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粮库看到,一辆辆运粮车先后驶入,按照流程送粮入库。在全自动智能扦样机前,运粮车有序停放。随着扦样机机械臂的摆动,车上的小麦被系统“随机”抽样。
“再也不用人力爬上车厢抽样取样,再下车分样了。”苏南储备粮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吉黔晖表示,智能扦样机将每次扦样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左右缩短至5分钟以内,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减少了安全隐患。
扦样后的粮食会通过特定管道,被吸入位于室内的全自动杂质分析仪。吉黔晖介绍,以往,这一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先对分好样的粮食称重,再通过手工挑、筛子筛等方式,找出该样品中的杂质并称重,最终计算出粮食杂质含量,全程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我们通过这台全自动杂质分析仪,只需要几十秒,就可以完成检验。” 吉黔晖说,除了快速测算出粮食的物理指标,该仪器还能精准地分析出呕吐毒素、脂肪酸值、蛋白含量等化学指标,自动判断粮食品质,公平公正,让老百姓放心卖粮。
粮食颗粒归仓,如何保存好、保存久考验着粮库的储粮能力。记者了解到,除了在粮库外墙铺设保温材料外,粮库内部还装有空调系统和环流系统,将温度常年保持在15摄氏度左右,让粮食长期“休眠”,保障粮食“锁住”最佳口感和品质。此外,在粮食保鲜技术上,该粮库采取氮气杀虫技术替代化学药剂,通过向仓内充入惰性气体,使虫害失去氧气窒息死亡,避免毒素残留。
“从刮板机到提升机,从流量秤到仓库内,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能通过中控系统监测到。一旦发生问题,系统还会自动报警。”该粮库工作人员张佳敏介绍,这些硬核科技极大提高了粮食入库效率,减少等待时间,按质论价,公平公正,吸引了本地及周边不少农户前来卖粮。目前,该粮库每天接收粮食约2500吨。接下来,他们打算在电力供应方面“升级装备”,通过铺设光伏板实现电力自发自用,打造低碳粮库。
粮安天下,技领未来。当机械臂取代人工爬车,当氮气驱散化学药剂味,苏南储备粮仓储基地的科技力量,让“广积粮、积好粮”的千年智慧焕发新生。在这里,颗粒归仓的不仅是粮食,更是农民踏实的期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