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革命烈士张连生后人向广州农讲所旧址纪念馆捐赠烈士遗物

本报讯 (记者 曾丽萍)今年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101周年。23日上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农讲所纪念馆”)馆长颜晖带队来丹,走进位于导墅镇埠头村的丹阳革命烈士、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张连生之孙张丹农家中,通过实地调研、翻阅资料、现场座谈等方式,收集整理烈士生平史料,挖掘烈士背后的故事。现场,烈士后人张丹农向该纪念馆捐赠了张连生曾使用过的算盘和桌椅等珍贵的文物藏品,希望这些文物在纪念馆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张连生,又名张力、张君力、张寿麟,1904年生,导墅镇埠头村人。他是丹阳现代革命斗争史上第一个为革命牺牲的中共党员,也是丹阳第一个为革命献身的烈士。1904年,张连生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张廷范是清代贡生,父亲张道乾年轻时在家乡开设私塾,是当地的开明士绅。张连生从小就受到家庭的风气熏陶,思想敏锐,要求进步,正直无私,见义勇为。

1926年春,张连生经戴盆天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此时,各地工农革命运动正迅猛发展,急需培训大批农民运动干部。4月,张连生由党组织推荐,前往广州参加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他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周恩来、彭湃、萧楚女、恽代英等党的卓越活动家的演讲。张连生在讲习所过着严格的军事生活,接受了正规军事政治训练,并到广东海陆丰农村参加了农民运动实践。经过5个月的学习,张连生从理论到实践都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锻炼,这为他日后在艰苦险恶的环境里坚定方向勇往直前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农讲所学习结束后,他先后担任中共如皋县和丹阳县县委委员,亲自组建了丹阳县最早的农村党支部——荆城党支部和里庄党支部。1927年6月因叛徒出卖而被捕,杀害于上海,时年24岁。

今年3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首次将“革命文物专项保护”“创新文物传播方式”“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纳入法律,并明确鼓励“社会捐赠与志愿服务”等,为文物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法治保障,为活化利用革命文物提供了更坚实的制度支撑。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