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何时能规范?

核心提示: “一元充不满电,两元又多,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真‘闹心’!”近日,市民孙女士向记者大吐苦水,反映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稀里糊涂”。带着孙女士的问题,记者展开了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各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计费方式五花八门,收费乱象丛生,给居民带来诸多困扰。

部分小区没有收费公示或公示内容模糊、计费方式五花八门……

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何时能规范?

7d655e4521fc388891e0df079c900f0d

图为汇金天地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区域;

7ac75a2f9b27af050cf588726424abc2

图为水关新村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按峰谷电价。记者 王丹 陈晓玲 摄

本报记者 王丹 陈晓玲

“一元充不满电,两元又多,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真‘闹心’!”近日,市民孙女士向记者大吐苦水,反映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稀里糊涂”。带着孙女士的问题,记者展开了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各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计费方式五花八门,收费乱象丛生,给居民带来诸多困扰。

记者首先来到水关新村的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区域。在现场,墙上张贴着收费标准:高峰时段(8:00~18:00)0.5783元/度+服务费0.45元/度;低谷时段(18:00~次日8:00)0.378元/度+服务费0.45元/度。然而,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选择充电口后,却需要预支付5元,充电结束后才退回多余费用。令人惊讶的是,充电区域内空空荡荡,没有一辆车在充电,可楼栋旁却有不少车辆冒险采用“飞线充电”的方式充着电。“我的车是48W的铅酸电池,白天充的话一块钱根本充不满。”市民李女士无奈地说,她还表示,晚上比白天每度电少两毛,为了节省费用,她只能选择在晚上充电。市民蒋先生在对比其他小区后更是直言:“人家一块钱能充4~5小时,还不分时间段,我们这明显贵了!”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多个小区,发现充电收费标准差异较大。有的小区一元可以充4~5小时不等。部分小区虽都对收费标准进行了公示,但公示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小区公示内容笼统模糊,有的小区则明细清晰,具体到了充电电量。

在吾悦华府小区,收费公示详细且明确:154W,300分钟;250W,184分钟;300W,154分钟;400W,115分钟;500W,一元92分钟……660W,一元70分钟。刷卡一次扣费1元,充电300分钟(参考)。同时,公示中还清晰地指出“可远程续费或停止充电,可退费”,市民更可通过相应小程序实时查看充电数据,让充电消费明明白白。而爱家尚城小区则区分会员与临时充电收费标准:会员充电0W~300W为0.17元/小时、300W~400W为0.20元/小时、400W~500W为0.25元/小时、500W~990W为0.34元/小时;临时充电0W~300W为0.25元/小时、300W~400W为0.34元/小时、400W~500W为0.5元/小时、500W~990W为0.6元/小时。有的小区也是笼统地显示1元5小时或1元4小时。令人不满的是,还有部分小区连最基本的收费公示都没有,扫码进入后,也看不到任何资费标准,让居民在充电时充满疑惑与不安。

为何不同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标准差异如此明显?记者采访了多个小区物业,得到的答复均是电动车充电桩由第三方公司负责运营。为探寻真相,记者又咨询了多家充电桩企业客服。有客服解释称,物业与充电运营企业之间电价结算机制的不同是关键所在。当前,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普遍采用“物业代缴”模式,运营企业将充电电费统一交给物业,再由物业向供电部门缴纳。

一家充电桩企业售后人员向记者透露:“收费标准取决于物业向第三方服务机构收取的电费,物业有的按民用电标准和我们运营企业结算,有的物业则按商用电标准和我们结算。为了维持运营,我们只能提高收费标准。”

据了解,为破解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乱象,江苏省于2024年就已出台了《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为充电服务收费行为划出了明确“红线”。通知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户外利用充电设施充电的费用包括充电电费和充电服务费,这两项费用应分别标示、分别计价。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明码标价,在充电场所等醒目位置分别标示充电电价、服务项目与收费标准,严禁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同时,虽然服务费定价属于市场调节范畴,经营单位可以自主定价,但经营者必须根据成本情况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且必须严格遵守明码标价规定。

采访中,不少市民都希望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乱象能得到有效整治,让大家能够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充电。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