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朵歆:沃土育新苗 青春绽芳华

fcdc7ba3dbfd3e201bd8a0afb77161a7

钱朵歆在主持阅读活动。通讯员 云宣 摄

本报记者 云莹 通讯员 云宣

在丹阳高新区党群工作局,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钱朵歆的身影已成为一抹充满活力的风景。去年从大学毕业后,她怀着满腔热忱,回到了家乡丹阳,将青春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之上,用一年扎实的服务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力量。

勤学筑基,淬炼宣传本领

初入高新区党群工作局宣传岗位,面对庞杂的工作体系,钱朵歆以“多学多问”为行动指南。她首先对高新区公众号近几年来的文章进行“精读速读”,初步了解高新区主要的宣传方向,以及高新区管辖下46个村、社区的供稿频率、活动设施等方面内容;然后在单位前辈的带领下,从最基础的照片构图、供稿修改、公众号编辑技巧学起,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靠着这份勤勉与专注,她快速融入岗位、迎接挑战。

温度架桥,点燃阅读星火

作为宣传岗的志愿者,活动策划与主持是钱朵歆的重要工作之一。一年间,她成功策划并落地执行了涵盖“护苗·绿书签”、传统节气、历史文化等主题的十余场全民阅读活动,服务对象覆盖儿童、青年及中老年群体。这些活动通过“阅读+节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传播”模式,不仅让知识渗透进村、社区,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营造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上岗初期,钱朵歆也曾为如何创新活动形式、如何点燃现场气氛、如何精准传递核心价值而困惑。前辈一句朴实的提醒点醒了她:“一定要让参与者听得懂、愿意参与。”这句话让她醍醐灌顶,她深刻领悟到基层宣传工作的真谛——它绝非个人的独角戏,亦非机械执行的任务清单,而是要带着温度走进群众,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信息。

在一次次活动实践中,钱朵歆不断学习、调整、反思、总结,逐渐摸索出策划与主持的门道。当看到活动现场居民绽放的笑脸,听到他们由衷的赞赏,这份来自群众的认可成为她砥砺前行的最强动力。

笔耕不辍,讲好高新故事

钱朵歆深谙宣传是乡村振兴的“扩音器”。她不仅负责所策划阅读活动的全程宣传——撰写接地气的新闻稿、进行微信公众号排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有效触达居民;还肩负起“安全高新”专栏的每周推文重任,及时传递安全生产生活知识,力求让居民“看得懂、愿意看、记得住”。

从初期的排版生涩、文稿易入误区,到后期能娴熟运用模板提升视觉体验,精准挖掘活动深意、灵活驾驭文字表达,钱朵歆的进步轨迹清晰可见。“公众号制作上,从一开始的单一文字、图片穿插,到如今的熟练运用模板和编排技巧呈现最好的视觉效果;撰写新闻稿上,从一开始的频繁陷入文稿撰写误区,到如今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挖掘活动背后的意义,这离不开单位前辈对我的栽培,也离不开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更令她自豪的是,她撰写的多篇稿件登上“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等省市主流媒体平台,这份认可是对她专业能力成长的最佳注脚。

收获成长,书写奋斗新篇

回首这忙碌而充实的一年志愿服务生涯,挑战与机遇并存,钱朵歆坦言收获远超预期。通过深入基层的实践,她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理解,也真切体悟到“讲好故事、传播声音、凝聚共识、服务人民”这十六个字的丰富内涵。她深刻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基层宣传工作,其价值远不止于信息的简单传递。它更肩负着挖掘本土文化瑰宝、引领时代文明风尚、凝聚社区民心共识的重任,是在润物无声中涵养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伟大工程提供深层次文化支撑的关键环节。

展望未来之路,钱朵歆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嘱托——“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她表示,若有机会,在首期服务结束后,她渴望能继续扎根丹阳这片培育她的基层沃土。“我将把这份在乡村振兴一线淬炼出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延续下去,以青春为笔,以奉献为墨,在家乡广袤的田野乡间,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奋斗篇章。”钱朵歆动情地说。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