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周多阴雨
强降雨与气温波动并存
本报讯 (记者 韩笑)“入梅一日雨,夏至雨不休。”夏至将至,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从昨日开始至本周结束,我市将经历一轮显著的降水过程,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变化。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我市未来一周将迎来多阴雨天气,其中降水强度不容小觑。19日至20日,雨量达到大雨级别,为市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一定不便。21日,雨量或升级为暴雨,局部地区还可能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对流性天气。这种雷阵雨通常来势汹汹,去也匆匆,但具有较强的局地性,市民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在气温方面,未来一周我市气温将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19日至22日,受强降水影响,最高气温将从28℃降至20℃,最低气温也会从26℃降至18℃,市民需适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感冒。然而,从23日开始,气温将逐步回升,最高气温将从25℃一路攀升至35℃,最低气温也会从21℃升至26℃。随着气温的升高,闷热感将逐渐增强,市民需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在强对流天气中,不同级别的预警有着不同的标准。以暴雨预警为例,根据不同的雨量标准进行划分,分为蓝(6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黄(24小时内降雨量达15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又或3小时内降雨量达50毫米)、橙(24小时内降雨量达20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达150毫米,又或3小时内降雨量达75毫米)、红(24小时内降雨量达250毫米,或6小时内降雨量达200毫米,又或3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四个等级。据市气象局记录,以往我市在梅雨季节内,常见预警为黄色预警,最高达到过橙色预警。因此,气象局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应增强风险意识,及时查看气象部门推送的预警信息,携带好雨具,保证出行安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