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口城墅村:产业旺起来 家园美起来 治理强起来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报记者 茅猛科 通讯员 陵宣
走进陵口镇城墅村邵家自然村,只见村民有的在自家小菜园内种菜,有的沿着溪边步道散步,有的坐在大树下聊天,还有的村民带着小孩在娱乐区玩耍……近年来,城墅村注重统筹谋划,围绕“花木”和“蔬菜”种植两大产业精准发力,同时引进专业田园设计团队,于去年开始对邵家自然村进行镇江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旺起来
仲夏时节,行走在城墅村的田野,只见一排排整齐连片的蔬菜、苗木大棚,犹如一个个白色城堡,错落有致,银光闪烁。蔬菜大棚内,工人们一边熟练地采摘当季蔬菜,一边聊着家常,为忙碌的场景增添了几分轻松和温馨。
马言福到城墅村从事蔬菜种植已有9年,承包面积也从一开始的10亩扩大到如今的32亩,成为该村规模较大的蔬菜种植户。近日,记者找到马言福时,他正在大棚内忙着采摘苋菜。“我这主要种植苋菜,严格按照绿色农业标准种植,因此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马言福告诉记者,城墅村在蔬菜种植方面有着比较好的基础,因此种植起来比较顺畅。
蔬菜种植一直是城墅村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城墅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围绕强产业、促增收目标,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用“大棚经济”托起农民致富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同时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务工红利,实现了村集体、企业和群众共赢的局面。目前,该村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主要种植大白菜、莴苣、西红柿、黄瓜、菠菜、蓬蒿、药芹等蔬菜,已成为“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除了蔬菜种植,城墅村还积极探索新路子,通过引进专业企业、依托合作社、项目带动,因地制宜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产业,在扮靓乡村的同时,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实现群众“家门口”增收。据统计,近两年,全村花木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
此外,城墅村还注重三产融合发展,以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动大棚蔬菜和花木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差异化发展农旅休闲项目。目前,该村以蔬菜、花田、苗木为载体,在邵家自然村打造了蔬趣园、蔬菜花木交易大厅、蔬菜科技大棚、亲子采摘园、农耕体验区、农家小菜园、盆景园、生态花田、花卉摄影基地等节点,希望通过四季分明的多彩田园景观吸引乡村旅游客群,通过自然优美的水乡风光和蔬菜、花木体验类项目的植入形成更好的游客互动,为乡村振兴增添源源不竭的动力。
家园美起来
滨水步道、彩虹桥、曲塘荷风、蔬趣园、童乐园……邵家自然村作为镇江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重点项目,自2024年4月破土动工以来,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
“如今住在村里,真的是惬意舒适。”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师邵国祥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邵家村内道路狭窄崎岖,垃圾随意堆放,沟塘杂草丛生,生活设施也十分落后,但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一切都大变样了。
为让邵家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更符合村情实际,城墅村聘请了专业田园设计公司,结合邵家村空间的“三生融合”特点和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并对邵家村乡村发展的目标、定位与路径进行系统考虑,协调乡村建筑、自然环境、乡村风光且与特色产业发展联动,最终确定以“折柳寄情,蔬香邵家”为形象定位,以农田为特色、农业为立足点、观光为主题,构建田园乡村格局,延续田园牧歌式的生产生活方式。
城墅村党总支书记黄建忠告诉记者,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委会通过整治人居环境、清运垃圾、更新改造农房、硬化道路、安装路灯及庭院灯、拆除露天类坑及旱厕等方式,使村庄容貌焕然一新;通过治水理水和生态修复,擦亮水生态底色。为彻底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积极开展河道清淤、坡岸整治、水系连通工作,并结合村庄公共空间打造美丽生态驳岸;对田园、林下空间进行梳理,彰显美丽田园风光;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分区域划定规模化种植农田与自留地,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小规模种植,对原先杂乱无章的林地进行梳理,清理枯枝烂叶,保留高价值树种,为村民整理出活动空间。经过持续努力,全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认可度、满意度明显提升。
在对村庄道路进行硬化改进、公共卫生间进行改造提升、新增生态停车场停车位等基础上,该村还打造了一些特色景观,以提升全村宜居环境品质。利用现有房屋、广场打造全新公共空间,采用微改造、乡土化手法,建设塑胶篮球场、文体活动广场和村史馆;结合村内空间建设休闲节点,铺设滨水步道,建设彩虹桥、一榉成名、曲塘荷风、滨水景观、蔬趣园、童乐园等节点,塑造“闲适、自在、悠然”的空间环境;结合特田建设,系统化整理房前屋后,增添庭院内外绿化景观,融入本地历史文化、美食文化要素,利用乡土材料制作花坛、篱笆栅栏、景观墙等,打造手工豆腐坊、柳编艺术坊、农家小菜园、蔬菜文化巷等传统文化节点,锁住乡愁留住记忆。
治理“强”起来
环境变好了,村子变美了,如何实现常态长效管理,让村子一直美下去,就成了城墅村委会着重考虑的问题。
今年以来,城墅村通过“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由党员干部带头并积极宣传,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促进人居环境整治,同时设置十星级文明家庭、美丽庭院、优秀社区志愿者等奖项,建立积分榜、红黑榜,激活了多元共创活力;通过“网格管理+智能联通”,构建“村网格员+微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的新型治理模式及“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社会治安防控智慧平台,进一步加大智能化治理力度,提升了齐抓共建水平;通过“法治思维+村规民约”,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社会治理各项工作中,成为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有力抓手,同时完善制度、规范流程,鼓励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协商、矛盾纠纷化解、生产生活等工作,强化了基础共治保障;通过“身边故事+文化传承”,将道德讲堂作为全面提升村民道德素质的主阵地,开展“全民动手日”“垃圾分类我先行”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良好共享氛围。
“经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改善了乡村风貌,完善了村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邻里和谐,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黄建忠表示,城墅村将在产业培育上持续发力,进一步加强村企合作,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村庄建设、运营中;在管养维护上久久为功,常态长效做好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引导村民做好房前屋后的保洁工作,并通过第三方专业运营团队养护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管养质效。同时,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肥沃的土地、优质的农产品和花卉苗木,在建设美丽村庄、发展休闲经济、带动富民增收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用好“特色田园乡村”金名片,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游、新老村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