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助残”构建无障碍诉讼

核心提示: 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为传递司法助残温度,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日前,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干警走进练湖新城小区为残障人士送法上门。

本报讯 (记者 陈静 丹法)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为传递司法助残温度,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日前,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干警走进练湖新城小区为残障人士送法上门。

活动中,立案庭干警向残障人士赠送了粽子礼盒,提前致以端午节节日慰问,送上“法律大礼盒”,赠阅《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宣传册等法律书籍,结合物业服务、婚姻继承等民生热点,用鲜活案例讲述法理人情,倾听其法律诉求。

这场端午节“送法上门”慰问活动,是市人民法院开展司法助残工作的生动注脚。从为残疾人提供代帮办服务,到对涉残案件优先立案、审理、执行;从开辟诉讼费减免、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到上门立案、现场调解、巡回开庭一站式服务,多项助残举措让司法浸润人文关怀……近年来,丹阳法院锚定“加强残疾人诉讼服务,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参与诉讼”的目标,始终将残疾人权益保障作为司法为民的重点工作,坚持“硬件暖心+服务贴心”,从无障碍通道到助残服务窗口,从残疾人辅助器具到残疾人专用巡回法庭,全方位构建无障碍诉讼空间,聚力构建“司法+行政+团体”协同助残模式。

下一步,市人民法院将继续深耕司法助残领域,延伸覆盖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立体化服务功能,用心、用情深化精准服务、部门协同的助残服务体系建设,以“如我在诉”的理念,为残疾人提供更有温度、更高效的司法便民服务,让司法助残的法律阳光以可触可感的方式不断照亮残疾人维权之路,使残疾人充分、平等、共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