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中社区“腾笼换鸟筑金巢”

核心提示: 近年来,界牌镇以村组工业园区改造为突破口,通过“腾笼换鸟”式升级,推动低效工业用地向现代化产业园区转型。界中社区第一工业园作为全镇首个改造试点,凭借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创新运营模式,不仅破解了土地低效利用难题,更实现村集体收入跃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界中社区“腾笼换鸟筑金巢”

标准化厂房激活村集体经济新动能

本报讯 (记者 韩笑)近年来,界牌镇以村组工业园区改造为突破口,通过“腾笼换鸟”式升级,推动低效工业用地向现代化产业园区转型。界中社区第一工业园作为全镇首个改造试点,凭借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创新运营模式,不仅破解了土地低效利用难题,更实现村集体收入跃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界中社区第一工业园改造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已完成桩基工程,预计12月底主体完工,明年5月开始正式对外出租,新建成的标准化厂房出租后将每年为村集体增收五百多万元。

据悉,界中第一工业园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占地面积约28亩,建有村级厂房144间、组级厂房24间,建筑面积约9500平方米,容积率仅0.48。原先租赁给33家小微企业,但入园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环保手续不完备,配套污染防治设施欠缺,且建筑主体老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问题,被纳入村组工业园区改造试点项目。

面对此情形,界牌镇经过扎实调研后形成《探索村组工业园区再造 推进界牌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明确以“亩均效益”为核心,通过土地集约化、产业高端化、管理规范化实现园区重生。2022年11月,界中社区启动第一工业园改造工程,创新“代表小组建支部”机制,组织党员代表全程参与项目维稳、企业搬迁、净地交付等关键环节,仅用两个月完成33家企业清退和厂房拆除。同时,通过“强村富民贷”与丹阳农商银行合作,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2000万元,破解改造资金难题。

改造后的界中社区第一工业园将规划建设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瞄准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等产业方向招商。建成后亩均税收将从不足2万元跃升至25万元,村集体年增收300万元,实现从“低效散乱”到“高精尖新”的蜕变。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