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半熟稻,苗壮产量高”,培育适龄壮秧是水稻高产稳产的基础。今年一直干旱少雨,近期受持续高温干旱大风天气影响,小麦成熟期有可能提早,腾茬可能早于往年。当前水稻育秧工作已陆续展开,今年育秧工作要做好时间安排,分批分期育好秧,特别要注意选用清洁水源育秧,防止使用被污染水源导致育秧失败。各地要做好集中育供秧的技术指导服务,推进各个环节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全面提升秧苗素质,为全市单产水平提升夯实基础。
壮秧标准:秧龄18~20天,叶龄3~4叶,苗高12~17cm,生长整齐、苗挺叶绿、叶长鞘短;基部粗扁有弹性,单株白根数10条以上;根系发达,根部盘结牢固,提起不散;无黄叶、病虫害。
一、播前准备
1.秧田准备
一是合理选择秧池。育秧秧池选择灌排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运秧方便的田块,靠近大田和水源;秧池应尽量集中,实现规模连片育秧。提前耕翻晒垡碎土整平,并适当培肥。
二是备足秧田和秧盘。一般要求机插秧秧大田比1:80~100,硬地育秧秧大田比可放宽至1:130。每亩大田需25~30张秧盘。
三是精做秧板。秧板采用水做法,秧板净宽140厘米,沟宽25厘米,沟深15厘米,围沟深25~30厘米,内外沟系配套、畅通,便于排灌,秧板要求“平、光、直、实”。做秧板要特别提醒秧板两点:一是要提前做,做好后排水晾干,使板面沉实不陷脚。有的临时做秧板,烂糊塌陷不沉实致高低不平,播后影响秧苗生长;二是一定要开好沟系,确保能灌能排,防止暴雨淹苗烂秧。有微喷灌的秧板只要平整即可。
2.备足营养土或基质
营养土每亩大田备足100公斤左右,提前培肥、过筛、堆闷熟化,注意不可过度培肥,过度培肥的秧苗在高密度水分足的环境下易发病烂秧。基质或基质棉不需要培肥,轻便疏松盘根好,能更好地适应机栽,使用基质需要播前过筛,防止团块阻塞机械,也可与营养土拌和均匀使用。
二、精量播种
1.适期播种
机插秧秧龄弹性较小,播期要结合前茬收获时间、移栽进度等综合考虑。我市一般5月下旬落谷,秧龄18~20天,栽插面积大的要分期分批播种,每批次间隔2~3天,确保适龄移栽,不栽超龄秧。6月5日前播种结束,确保全市在6月25日前能够全部移栽结束。
2.精量匀播
机械流水线播种前调试好机械,控制好播种量、底土厚度、喷水量及盖籽土厚度等再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种子催芽露白后捞出沥干水分,摊晾在阴凉处至稻种无明显水迹,抓在手上放开后稻种能自然撒落不粘手时再播种,否则影响机播质量。机插秧每盘播种量干籽100~120g或芽谷120~150g。
直接在秧田播种育秧的,严格遵守“拉线铺盘-匀撒底土-洇足底水-均匀播种-盖籽至谷不见天-盖无纺布”的程序。保持平沟水,开好平水缺,防大雨淹没秧板。
3.叠盘暗化
播后室内叠盘暗化可以提高出苗整齐度,每叠整齐摆放25~30张秧盘,顶上盖一张装土的空盘,堆与堆之间留10厘米左右间距,以便通风透气防高温焖种烧苗,也方便起运操作。叠盘完毕后覆盖农膜保温保湿。暗化处理3~4天至有80%稻谷整齐露白,苗出土面1厘米左右时即可搬运至秧田摆盘。晴热高温天气摆盘应在上午9点前、下午3点半之后,中午前后不宜摆盘,防止灼伤芽苗或芽苗脱水。
三、精细田管
1.科学管水
直接在秧田播种育秧的,播种至齐苗前,一般不灌水,保持平沟水秧板湿润即可;齐苗至2叶期前,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2叶至起苗移栽前旱管为主,秧盘土壤表面发白再补水,采取灌跑马水。室内暗化后秧苗搬至大田的,摆盘后要及时上水补足水分,此后保持湿润即可。有喷灌的,缺水补水。
注意事项:高温时段上冷水易造成根系失活、失水,引起青枯,应尽量避免;秧盘透水不畅、表面积水的,遇高温易造成“煮苗”,尤其低洼处、烂田摆盘以及秧田沟系不好水排不出的。播后至芽苗出土前,如遇大暴雨,要及时排水,不要盘面积水,雨后要揭开膜透气,以防贴膏药焖种烂芽。
移栽前3~4天放干沟中水控水炼苗,以利机插。
2.揭膜炼苗
盖膜的要及时揭膜,一般摆盘后5~7天(齐苗后)揭,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揭膜后灌一次平沟水,洇透床土。无纺布覆盖可10天左右揭膜。
3.适量补肥和化控
营养土育秧的一般不补肥。若床土未培肥,可在1叶1心期,傍晚建立薄水层后用4~5公斤/亩尿素均匀撒施。栽前2~3天施好起身肥,亩苗床用尿素5公斤喷淋,带肥移栽。没有用多效唑浸种的,在1叶1心期可用多效唑化控,控高促壮,增强根系盘结力。
4.病虫统防
秧苗期病虫防治重点是灰飞虱、稻蓟马、苗瘟的防控,按市植保站病虫情报及时用药,揭膜后即用一次药,隔5天左右再用一次药,栽前用好“送嫁药”,带药下田。
5.及时起苗移栽
秧龄18~20天,叶龄3叶1心,苗高12~17cm时即可起苗移栽,尽量不栽超龄秧。
(市粮作站供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