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所学,让这份传承焕发新生!”

——记大学毕业后甘当“牛倌”的“新农人”谭源

核心提示: 晨光熹微,练湖乳品有限公司的奶牛场已是一派生机。29岁的谭源站在现代化牛舍前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五年前,就读动物医学专业的她,甘愿放弃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爷爷创办的练湖乳品奶牛场当“牛倌”。她用五年时光,将现代牧业理念与传统乳业思维相结合,谱写了一首动人的新时代牧歌。如今,这位“新农人”已成为该公司良种奶牛养殖分公司经理。

本报记者 须俊 通讯员 锁泉 开宣

晨光熹微,练湖乳品有限公司的奶牛场已是一派生机。29岁的谭源站在现代化牛舍前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五年前,就读动物医学专业的她,甘愿放弃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爷爷创办的练湖乳品奶牛场当“牛倌”。她用五年时光,将现代牧业理念与传统乳业思维相结合,谱写了一首动人的新时代牧歌。如今,这位“新农人”已成为该公司良种奶牛养殖分公司经理。

牧场世家的薪火相传

谭源的家族与练湖奶牛场的缘分,可追溯至1963年,那时练湖奶牛场还隶属国营农场。谭源的爷爷以20岁的青春年华投身养牛事业,一干就是六十余载。这份坚守,如同老树盘根,深深扎进丹阳的土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谭家人。

“我爷爷常说,做牛奶就是做良心。”每当谭源回忆时,她的眼中总是闪烁着对祖辈的敬仰。我爷爷自学兽医、会计,在艰苦岁月中撑起一片天;奶奶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用双手耕耘希望;父母亲则每日奔波于送奶路上,将新鲜牛奶送入千家万户。而姑姑,更是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在商海中闯出一片天地,成为她心中的“花木兰”。

2020年,当谭源大学毕业后,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时,面对大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归,回到了那朝思暮想的练湖奶牛场。“这里有我爷爷的汗水,有我父母的足迹,更有我姑姑做出的榜样。”谭源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我想用所学,让这份传承焕发新生。”

牧场变革的破局之路

理想与现实产生了碰撞。初入奶牛场,谭源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说,大学实习所在的单位都是集团大企业,比如说伊利、乐源牧业(君乐宝),甚至是中粮集团的养猪场。企业够大,资本够厚,人员够多。所以基本是一人一岗,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回到家后其实不是这样的,自己的理想是丰满的,然而现实是骨感的,与自己的抱负大相径庭。练湖奶牛场规模虽小,却五脏俱全。一人多岗、身兼数职成为常态。谭源迅速调整心态,将这段经历视为成长的契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脚踏实地走下去。”她暗下决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现代化管理理念,逆流而上。”

从挤奶、配种到饲料配方、数据分析,谭源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每一个环节。她发现,传统牧场虽历史悠久,但在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于是,她开始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逐步推动奶牛场的转型升级。

科技赋能,破局前行。在谭源的推动下,练湖奶牛场迎来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她主导完成了“养殖场全程机械化”项目,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她积极响应“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试点”,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加强疫病防控,减少了药物使用,提升了牛奶品质。

“以前,我们总是担心奶牛生病,现在通过科学管理,奶牛更健康了,牛奶也更安全了。”谭源自豪地说。这些变革不仅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更为奶牛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绘就人牛共生的和谐画卷

在谭源看来,奶牛不仅是生产资料,更是牧场大家庭的一员。她深知,要想提高产奶量,首先要赢得奶牛的信任。于是,她学习爷爷的经验,用心呵护每一头奶牛。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她都会定期检查牛舍环境,确保奶牛舒适、健康。

“牛是最通人性的动物。”谭源认真地说,“你对它好,它就会用优质的牛奶回报你。”在她的影响下,整个牧场形成了尊重奶牛、爱护奶牛的良好氛围。员工不再将奶牛视为赚钱的工具,而是当作朋友、家人来对待。

“有时被牛腿踢着、牛角顶着伤着是常事,因为牛是最有灵性的动物,也有喜怒哀乐,如果你对它好,她就会亲你爱你。”谭源侃侃而谈,“一开始我不懂,肢体间略显粗糙,无意中难免磕磕碰碰撞着它们,所以它们就会报复你,用牛角顶你,用腿踩你,常疼得我眼泪扑簌簌往下淌。还是后来爷爷奶奶告诉我牛的脾性,要爱护它们,至此,我才懂得,爷爷为什么要立规矩不许员工打骂奶牛,谁打骂就处罚谁的道理,特别是产奶期千万不能粗暴对待它们,会影响乳汁分泌,减少产奶量。”

在谭源的记忆中,有许多关于奶牛的温馨故事。有一次,一头初产母牛难产,情况危急。谭源带领团队彻夜未眠,最终成功助产。当小牛犊哞哞坠地时,所有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次,一头老奶牛因年迈体弱而食欲不振,谭源亲自调配营养餐,每天陪伴在它身边,直到它恢复健康。在她的带领下,练湖奶牛场成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大家庭。

在谭源的心中,有一个特别的梦想——让丹阳的孩子们都能喝上地产的新鲜牛奶。她深知,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她积极推动学生奶工程,与丹阳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将练湖牛奶送进了校园。

“每次听到孩子们说‘练湖牛奶真好喝’时,我都觉得特别欣慰。”谭源感慨地说,“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不断做优练湖牛奶的品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牧歌悠扬,初心如磐

如今,练湖奶牛场在谭源的带领下,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现代化的牛舍、智能化的设备、科学化的管理……这一切都预示着牧场的美好未来。而谭源,这位新农人,也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但是谭源并没有被眼前的成绩所迷惑,她又在思考着下一步的奶牛场发展愿景和布局,她说:“现在做奶业确实比较难,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还是要多走出去看看,学习借鉴别人更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模式,从中悟出自己的发展新理念、新举措、新规划。”

寒来暑往,日复一日。五年来,因为场里每天都需要运转,突发事情比较多,谭源很少和朋友出去玩,把更多的时间留在了奶牛场。用她的话说,前两年基本都是在初步摸索阶段,第三年通过学习考核取得了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证,最近两三年在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指导合作下完成了“养殖场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试点”“奶牛布鲁氏菌病净化厂”等项目。

“我觉得还是要跟着市场走,跟着政策走。”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谭源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她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牧场生产效率;通过发展观光牧业、亲子体验等项目,拓宽牧场收入来源;通过加强与周边农户的合作,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谭源深情地说,“我的根在练湖奶牛场,在丹阳这片深情的土地上。我要用我的所学、所做,为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变化和发展。”

“我希望练湖奶牛场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典范。”谭源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她将继续秉承初心,不断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