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家长带孩子在亲子书馆阅读。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近日,一则“孩子玩手机把导航从回江西换到福建”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据悉,来自江苏南京的一家人在驱车回江西赣州老家的途中,因为孩子玩手机时不小心将导航从到江西换到了福建,导致车辆多开了200多公里的路程。这一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件引发了一些网友对于孩子玩手机这一问题的讨论。寒假正当时,不管是在家还是出游,孩子们似乎总是在玩手机,不少家长也习惯用手机来让孩子“乖乖听话”。
“寒假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孩子一起制作了寒假生活的规划,每天该有多少时间学习,多少时间娱乐,甚至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都计划好了,但没过几天就变样了。”市民刘先生表示,他的孩子正在上小学二年级,“平日里,孩子白天在学校上学,我下了班回来可以监督他。现在放假了,我得上班,孩子由爷爷奶奶监督,那效果就差很多了。”刘先生表示,孩子这两天经常睡一上午,下午看电视,看得无聊了还会找奶奶要手机玩。“现在很多孩子年龄虽小,但手机一个比一个玩得溜。”刘先生对于孩子的情况有些担心,但又不知如何是好。
对孩子们来说,一学期紧张而忙碌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寒假到来,孩子们应该放松身心、充实自己。那么,如何让孩子们的寒假时光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呢?
寒假刚结束,市民王女士就带着孩子去了实验幼儿园西侧的一家亲子书馆。“我觉得,寒暑假是大量阅读的最佳时期。”王女士说,她的孩子在上小学五年级,平时阅读时间不足,“阅读不仅让孩子获得知识,获得乐趣,更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不论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对孩子的人生,都有着极大的益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也爱玩手机,尤其喜欢那些短视频,王女士觉得,绝大多数短视频对孩子来说没有好处,甚至有些内容对孩子的成长是有不利影响的,“寒假里,我想让我的孩子静下心来读一两本好书。”
和王女士一样,市民周女士也不愿孩子在寒假里过多玩手机。为此,周女士的做法是让孩子承担更多的家务活。“孩子三年级了,会洗碗,能拖地,他自己做起来也很起劲。”周女士说,“我听说,爱做家务的孩子拥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数和家庭幸福指数。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我确实感受到了这一点。”
周女士表示,她的孩子一度沉迷在手机上玩那些小程序游戏。“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和他说话他听不见,太投入了,有时候不让他玩了,他就对你发脾气。”于是,周女士一度禁止孩子玩手机。
“现在他能帮我分担不少家务活,我轻松了,经常表扬孩子,孩子高兴了,做得更起劲了。”周女士觉得,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越来越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这让她觉得孩子一下子长大了。
和其他宠溺孩子的老人不同,市民佟女士在这个寒假经常带孙女外出做公益。“只要天气好,不刮风下雨,不是特别冷,我就带上她一起去,孩子的爸妈也很支持。”佟女士说,“孩子虽然还在上大班,但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佟女士认为,带孙女出去做公益,可以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明辨是非善恶,这对孩子正确三观的养成是非常有帮助的,“我觉得,这样的假期才是有意义的假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