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晓玲)“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不少消费者摩拳擦掌,准备“该出手时就出手”,抢购自己心仪之物。为了迎接这场消费盛宴,我市众多商家也纷纷出招,全力备战打响“双十一”促销大战,实体店促销海报早早挂起,网络店铺宣传广告铺天盖地,线上线下齐参与,带动消费热潮。不过,近段时间,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市民购物理念日趋理性,在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中,不少市民逐渐养成了按需购买的习惯,规避了冲动囤货而造成的浪费。
近期,登录各大网购平台,均能看到“双十一”狂欢、“11·11特卖”等广告标语,还有各类“抢红包”、抢优惠券之类的活动,刺激着众多消费者的眼球。不过,记者发现,相比于往年,今年各大网购平台的促销活动显得较为实在,更多强调“满减”“打折”等简单明了的优惠方式,直接让利给消费者,而不是玩尾款、跨店满减、购物金膨胀等“烧脑游戏”,以花哨形式考验消费者的脑力。同时,各大电商平台更加注重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预售时间避开零点,不让消费者熬夜消费,还推出升级运费险权益、产品价保服务规则等,以期望刺激消费者更多地购物消费。
为迎接“双十一”购物节,除了网购平台有优惠,线下实体店商家也“不甘落后”,趁着这波消费热潮,大力推出优惠折扣,吸引消费者到店消费。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实体店抢抓“双十一”商机,提前推出一系列促销活动,市民可享受打折、送消费券、满减等诸多福利,还有不少商家举办主题活动,把“消费狂欢节”的氛围营造得分外浓厚。
“‘双十一’促销钜惠,全场货品满100减11,满200减22……以此类推,欢迎抢购!”在市区一家女装店里,挂满各种红色促销广告标语以及宣传海报,在前台桌面上,还摆放了不少包装精美的礼盒礼品。该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为了备战“双十一”,店里从10月底就开启打折、满减活动,以最大的优惠力度激发顾客的消费热情。而为了方便顾客选购,店里还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取货或邮寄到家的形式来拓宽销售渠道,让消费者可以直接线上下单,再选择到店取货或包邮到家。
每年的“双十一”购物节,都会有不少消费者早早把购物车塞满商品,开启疯狂囤货模式,但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相较往年,今年消费者十分“佛系”,不再盲目抢购、跟风消费,而是更加理性看待商家的促销活动,按照自身实际需求购物,以避免冲动之下购买大量暂不需要的商品,给自己造成损失。
“往年‘双十一’看到商家大力度的促销活动,自己总是忍不住就会去消费,还为了凑满优惠额度不断凑单,往往囤了一大堆不需要的东西,不然就是一直在退货之中。”说起往年的网购经验,市民小王有些哭笑不得,她告诉记者,经过连续几年的疯狂购物之后,今年她痛定思痛,决定要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所以提前做好了预算和规划,按照自身需求列出购物清单,需要什么就下单什么,同时也不再只关注价格,而是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
和小王一样,在今年“双十一”购物节中保持理性消费观念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市民马女士表示,往年“双十一”为了争取拿到最优惠的价格,需要领取各种各样的优惠券,计算出购物“最优搭配”,还得熬夜抢付尾款,累得够呛的。而现在不管是线上线下的商家,都会根据各种节日制定促销活动,商品价格波动不大,平时需要就购买了,没必要在“双十一”促销大战中凑热闹,“今年周围的朋友同事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面对铺天盖地的促销,大家都比较淡定,不再像往年一样商讨着‘双十一’该买些什么东西、哪些产品优惠力度大等话题,而是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下单,可有可无的物品基本上都不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