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技艺进特校,带来别样“暖色调”

核心提示: “同学们,看我这里,你们得先把衣服挤成一团,再用橡皮筋绑起来……”8日下午,我市特殊教育学校迎来了一群人,他们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这次走进特校,他们带来了一堂特别的授课——扎染T恤。

 

QQ截图20231110090643

图为特校孩子们向大学生志愿者展示扎染作品。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通讯员 刘韵琪

“同学们,看我这里,你们得先把衣服挤成一团,再用橡皮筋绑起来……”8日下午,我市特殊教育学校迎来了一群人,他们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这次走进特校,他们带来了一堂特别的授课——扎染T恤。

据了解,扎染是我国传统而独特的印染工艺,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工艺从扎到染都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简单易学,不分年龄老少皆宜的手工工艺。

本次特色课,采用的主要材料是染料和对应的染织物T恤,以及需要用到的捆扎物:皮筋、扎带、细线等。扎染它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结系、捆绑、缝扎,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染色,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图案纹样。传统的扎染技艺,因捆绑的位置、力度不同所呈现出来的图案也不同,这就是扎染的魅力所在,且如何扎好和设计染出好看漂亮的扎染T恤也考验着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扎染前,年轻的大学生们为孩子们讲解扎染技艺的起源和艺术特点,介绍扎染制作的步骤和色彩搭配秘诀,也一起欣赏着扎染的艺术品,逐步带领大家进入到扎染艺术的世界中。

讲解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创作热情,孩子们拿到扎染材料后,便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运用线、绳、皮筋、夹子等工具,对白色T恤进行扎、夹、捆、绑等,并开始设计造型。大家都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新奇体验中。

“你这扎得不紧,我帮你一起扎。”其间,还有小朋友主动担当“小老师”,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在欢声笑语中创作属于自己的扎染艺术品。

多彩因“染”而生,扎染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晕染之美,孩子们染的T恤,色彩丰富,形态各异,最终染出的色彩,既有传统水墨画的灵秀,又有印象派油画的奔放。看到自己扎染的作品,孩子们惊喜不已,纷纷怀着激动、好奇的心,迫不及待地向其他小伙伴展示自己的成果。

“今天来到这里的主要是我们学院《手工艺传承在残健融合中的实践》项目组成员和美术与设计学院团总支旗下雨露志愿团队成员。”来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大二学生李超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觉得,在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快乐和陪伴,而大学生们也都收获了一份感动和惊喜。

“有的同学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的表现感到惊喜,但之前我就参加过类似的活动,所以并不意外。”李超说,“在扎染这种非遗文化技艺中,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特教的孩子们虽然在智力层面不如普通的孩子,但在艺术层面往往比普通孩子更具天赋,他们对于美的感受以及创造美的角度往往是很特别的。”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艺术课程,陶冶艺术情操,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让他们感知扎染的魅力和体验手工扎染的乐趣,我们联合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兴隆苑社区以及学生家长,四方协作,开展了学校第一次特色课程——扎染T恤,希望能为孩子们带去冬日的一丝温暖和一抹色彩。”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支持发展中心主任虞礼惠介绍说,“将传统艺术、非遗技术扎染工艺带进学校,能让孩子们在艺术疗育中提升手工操作技能,同时感受传统手工艺术的魅力。”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