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邵臻)日前,两位八旬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从云南省昆明市来到我市公安局延陵派出所求助,开启了一段寻根之旅。最终,在民警和村干部的接力努力下,两位老人如愿找到了自己的“根”。“我们终于完成了母亲的夙愿。”在现场,老人握着民警的手,感慨不已。
少小离开丹阳,临终嘱女寻根
“你们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我们来自云南昆明,是来丹阳寻根的。”10月25日,两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延陵派出所。
两人是亲姐妹,姓钱,此次来丹阳的目的是到延陵九里寻根。据她们讲述,2010年,二人的母亲在弥留之际嘱咐:一定要回江苏丹阳延陵九里寻找亲人,找到自家的根。
13年来,姐妹俩始终没有忘记母亲的遗愿。“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参军抗战离开了家乡,辗转到云南后结识了我们的父亲并生下了我们,但我们姐妹俩从小就没见过父亲,是母亲把我们一手带大的。母亲去世时99岁,离开丹阳太久了,说实话我们也没抱太大的希望,但这里始终是我们的‘根’,召唤着我们回到这里!”钱老太太动情地说道。
民警真情相助,找寻红色血脉
延陵派出所民警朱强平闻言,当即表示一定会尽全力帮忙寻找。随后,他立即联系村干部,带着老人一行到村里走访。
老人提供的线索非常有限,只知道她们外祖父的姓名以及外祖父有两个弟弟。朱强平在九里村干部的带领下,找到了已是鲐背之年的该村老书记汤富荣。经汤老书记回忆,再加上民警仔细的核实,最终确认两位老人的“根”就在延陵镇九里村旧县村。
在汤老书记家里,大家看到了年代久远的资料。通过他的讲述,钱老太太姐妹知道了更多关于自己家族的故事,原来除了她们的母亲当年离家是为了参军抗战,母亲的叔叔生前也是一名抗日游击队的团长,而且赫赫有名。
“我们家有着红色血脉,这让我们非常自豪。”两位老人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此次回来,不但圆了跨越千里的寻根梦,还知道我们有个堂妹,现在是安徽省某大学的退休教师,现居住在苏州。”
汤老书记也很高兴,他向大家介绍起九里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咱们九里村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抗战时期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贺甲战斗纪念馆的外墙上至今还布满了当年的弹孔。如今,风景美如画的九里风景区,已经成了一座以吴文化为背景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千里寻根梦圆,警民鱼水情深
10月26日,钱老太太一行再次来到延陵派出所,向民警朱强平送上致谢锦旗,锦旗上“助人为乐暖人心热心服务为人民”14个烫金大字厚重而醒目。
“谢谢,真的太谢谢你们了,帮助我们完成了母亲的夙愿,我们活了80岁,终于知道了自己的‘根’。我们此次从昆明乘坐动车到南京,再转乘动车到丹阳,后在出租车司机的热心帮助下找到了云阳街道汤甲村村委会,最后到了延陵派出所。一路上,多亏了这些热心人。”钱老太太等人对朱强平连连道谢。
这面鲜红的锦旗,是红色血脉在革命老区得到传承赓续的最好证明,也是“人民公安为人民”这句铮铮誓言的生动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