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沉迷手机,“银发低头族”需更多关爱和陪伴

核心提示: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触网”后深陷其中,成为“银发低头族”。“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摸向枕边的手机”“经常等黑灯再躲被窝里刷视频、看小说”……这些曾贴在“网瘾少年”身上的标签,如今已经成为很多“银发族”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 姜康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触网”后深陷其中,成为“银发低头族”。“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摸向枕边的手机”“经常等黑灯再躲被窝里刷视频、看小说”……这些曾贴在“网瘾少年”身上的标签,如今已经成为很多“银发族”的真实写照。

“难得的冰胶翡翠手镯,没有明显的裂纹,买到就是赚到。”近日,市民张先生和父母一起吃晚饭,母亲一边看手机里的直播,一边心不在焉地吃饭,手机里不时传出这样的“吆喝”,“2小时的直播,母亲看得聚精会神,吃饭也不好好吃,吃完就放下碗筷,连位置都没移动过。”

张先生告诉记者,自从母亲学会了智能手机,接触到微信、短视频等App之后,她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现在每天起床,母亲都会第一时间在数个微信置顶群中与群友互道早安,大约半小时后才起床洗漱,吃完早饭又躺回房间,直到中午才出房门随便吃点。”仅今年以来,张先生的母亲买回来的东西就有空气炸锅、面包机、煮蛋机等小家电,一般用一两回就不怎么用了,“最近看人卖酒,居然买了一箱洋酒,我母亲根本喝不了洋酒,却还以为捡到了便宜。”从母亲身上,张先生看到了“网瘾”,于是便提醒她少玩手机,有时间就出去找朋友玩,但效果微乎其微。

“网瘾”老年人不在少数。在市区的万善公园,记者看到,不少老年人选择独自坐在台阶、草地或凉亭内,低头盯着手机。走近一看,正在刷短视频的不少,外放声音还挺大。“闲着没什么事,看看打发打发时间。”一位正在公园里刷着短视频的马大爷告诉记者,自己本来是来公园散步的,走着有些累了便休息了一会,正好可以刷一会短视频,说完便继续低下头看着短视频。

实际上,在交流中,记者了解到,老人的子女其实都支持和鼓励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认为智能手机为老年人打开了了解世界的大门,但随之而来的“网瘾”问题,是他们没有料到的。因而,该怎么办?怎么把握使用的度?他们没有答案。

要戒“网瘾”,或许还得“走心”。“有些老年人因退休、空巢等原因,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或许他们自己意识不到,只感觉有些精神不好;还有的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够离家太远,自己走不出去,孩子又不经常陪伴,这些都是导致老年人‘网瘾’的原因。”我市大定船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蒋赟告诉记者,对这些老年人而言,使用智能手机不失为一种与外界建立联系、排遣寂寞的方式。“不过,刷视频多了,一旦沉迷,人容易变得偏执,就难以接受更多声音。尤其是子女或者亲人不在身边的老人,就更容易入套。”蒋赟说,通过刷直播购买物品,会给老年人一种面对面交流的感觉。

对此,蒋赟认为,对老年人“网瘾”问题,应多站在老年人角度看,对很多老年人来说,社会变化太快,他们觉得跟不上这样的时代变化节奏,因而子女的陪伴和关怀是最好的防沉迷的方法。若无子女或亲友在身边的,子女可以给老人的手机设置一个带提醒功能的防沉迷模式,或许这也是一个办法。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