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行医34年,村民身边的“120” ——记2022年度“丹阳好人”王须良

本报记者 茅猛科

他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关注重点人群,帮扶弱势群体,只要村民有需求,不分严寒酷暑,或者深更半夜,总是随叫随到,为每一位患者悉心诊治;他扎根乡村34年,用尽所学为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在了农村,用爱和坚守呵护全村百姓健康,传递医者大爱,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他就是王须良,今年58岁,延陵镇联兴村的一名乡村医生,被评为2022年度“丹阳好人”。

说起自己34年的从医经历,王须良觉得苦中有乐。“作为医生,职责就是救死扶伤。”王须良告诉记者,这是他从小就从爷爷和父亲那里学到的。他的针灸技术,是从爷爷辈传下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帮着爷爷和父亲打下手。王须良的爷爷是当年松卜公社的医生,父亲是麦溪卫生院的医生,十里八村有谁生病需要治疗,不管什么时候,王须良的父亲都会立即出诊。“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我从小立志要和他们一样救死扶伤,所以就报考了卫校。”毕业后,接过长辈的接力棒,王须良在当时的延陵镇蒯庄村做了一名乡村医生。

“王医生,您帮我扎了几次针后,我头皮发麻和颈椎疼的症状明显好多了,还请您再帮我看看……”2021年12月14日下午,南京的李先生专程赶到我市延陵镇联兴村卫生室,请王须良帮他治疗颈椎病。原来,李先生因工作原因患颈椎病多年,近几年颈椎压迫到神经,头皮经常发麻,去过很多医院,但是治疗效果都不明显。2020年底,他听一位朋友说,王须良用扎针的方法治疗颈椎病有一定的效果,于是立即驱车赶来,并在联兴村蒯庄自然村找到了王须良。那时正值春节,王须良休息在家,但听说李先生是从南京特意赶来,为了不让他跑空,便答应帮他诊断治疗。“第一次过来是下午扎的针,第二天早上就见到了效果,头皮发麻的症状明显减轻,现在我的颈椎病已经好多了。王医生不仅医术好,医德也很高尚。”扎完针后在卫生室休息的李先生竖起拇指夸赞王须良。

“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穷,卫生条件跟不上,生病很常见,我每天要看七八十个病人。”回忆起当年,王须良颇有感慨,不同于现在的坐诊,那时候,他基本上是背着医药箱出诊,除了吃饭,一天大多数时间奔波在外,有时候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记得有一次早上出诊,回来时已经快下午一点,端着碗正准备吃饭,忽然有人来敲门,说是邻村一个阿姨和丈夫吵架喝了农药。”王须良说,他立即放下碗筷,背上医药箱,骑上自行车带着这位村民一路“飞奔”。让王须良印象深刻的还有1994年的冬天。那一天下着大雪,凌晨一点多,他睡得迷迷糊糊,突然有人来敲门。“对方说他爱人肚子疼得厉害,我立即穿上衣服,套上雨鞋,背上医药箱赶到他家。”王须良说,经过检查,对方是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刻送到镇上的医院,但因为当时外面下着大雪,路上没有车,于是他便和病患家属一起,用板车将患者送到了当时的麦溪卫生院。“回到家已经是凌晨5点,雨鞋里全是水,脚冻得生疼。后来我泡了个脚,打了会儿盹,早上7点,又有人来问诊了。”王须良说,那时候大多数村民家中没有交通工具,来卫生室就诊比较麻烦,所以他经常需要外出看诊,基本每天出诊要走10公里。

村民们对王须良的为人也十分钦佩。“王医生上门给我们治病,除了药钱和治疗费,他什么都不肯收。”一位姓薛的村民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的孩子生病,王须良上门治疗好几次,每次都是匆匆离开,连一口水也来不及喝,“后来孩子的病好了,我们想感谢王医生,拿了一筐鸡蛋送去,但他说什么也不肯收,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不能掺杂任何杂念。”

联兴村卫生室的服务范围是蒯庄村、后湖村、岗头村和方便村四个自然村。因为王须良医术好,医德高尚,慢慢地附近村子的村民也习惯来他这里看病,大家相互推荐,王须良名声越传越远,甚至丹阳外地的一些患者也慕名而来。

卫生室墙壁上挂满了患者及家属送来的锦旗,其中一面锦旗是徐州一位名叫王光明的患者送来的。王须良说,这位患者患颈椎病多年,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他看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明显得到缓解,“锦旗是去年2月份送来的,记得当天王光明驱车400多公里,带着全家将这面锦旗送到我手中,这让我非常感动。”

采访时,蒯庄村村民王云耇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代人都在王须良这看病,村里有人生病了,第一时间也都会想到王须良,实在需要手术或者住院,大家才会去大医院,“和大医院相比,我们随时能找到王医生帮我们看病,很方便,他就像是我们身边的‘120’。”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