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好“丰”景 丰收节里话丰年

核心提示: 今天,我国迎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乡村田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绿油油的水稻抽出健壮的稻穗儿,满眼尽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醉人景象,我市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者即将迎来大丰收。

本报讯(记者 邹亚俊)今天,我国迎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乡村田野,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绿油油的水稻抽出健壮的稻穗儿,满眼尽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醉人景象,我市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者即将迎来大丰收。

20日上午,记者来到延陵镇大吕村看到,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际,水稻已经齐穗开始灌浆结实,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你看,我这水稻长势还不错吧。”看到记者到来,正在田里查看水稻长势的种粮大户鞠金元笑呵呵地说道。今年69岁的鞠金元是延陵镇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从开始承包60亩水田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700多亩,10多年来依靠全程机械化生产,种粮事业蒸蒸日上。

“今年虫害防治及时,杂草清理到位,再加上气候相对较好,我对秋粮增产充满信心。”鞠金元介绍,水稻后期田管马虎不得,在11月上旬水稻收割前,田间至少还要上水3次,才能使稻田保持干湿交替,以利于养根保叶,提高稻谷结实率,“保守估计,今年水稻亩产能达到1400斤左右。”鞠金元告诉记者,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支持,很多农民重新回归田地,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了较大提升,“希望粮食部门能广开仓廪收好粮,解决农民‘粮难卖’的后顾之忧,持续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前几天已经有人来询问预定新米了。”当天下午,开发区马陵村小丫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国良拿着手机向记者展示上海地区客户向他预定新米的信息。与专注于稻谷种植的鞠金元不同,魏国良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还自己加工大米,创建稻米品牌,通过销售大米,每亩纯收入要比普通种粮大户高出五六百元。

8年来,魏国良将低产岗田变身高标准粮田,不仅让流转农户增加了土地收入,还促进了优质粮食生产;通过以质取胜,将“优新绿”植根于生产实践,农场的“前马陵味稻”大米,凭借优质的口感,不仅销往深圳、珠海、澳门以及上海、浙江等地,还获得“江苏好大米”特等奖,成功入选中国“好米榜”,并进驻本地大统华超市。为做大优质稻米产业文章,魏国良将不断强化联农机制,通过以销定产方式,继续种植优质稻米——南粳46,并撒施有机肥,保证稻米原生态品质。“一人丰收不是丰收,大家丰收才是真丰收。”魏国良说,作为一名农村党员,他想牵头组建一个家庭农场联盟,带动更多人从事优质绿色稻米产业,为推进乡村振兴和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作出自己的贡献。

“再过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要收割了,各种机器都要维修保养到位才能不耽误农时。”昨日上午,记者走进青禾家庭农场看到,农场负责人汤磊正在农机库里忙着对各式农机做保养维护,为接下来的秋收做准备。

今年28岁的汤磊是一位新农人,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跟着父亲从事农业生产。返乡以来,这位“90后”新农人通过智慧农机推广,将数字农业应用到粮食种植管理中,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以前要想知道粮食作物长势如何,要走进田间地头细细查看,现在运用光谱无人机参与农田管理,巡田无需到田,实现了农田管理的升级。”如今,汤磊利用无人机定期巡田,追踪作物长势情况,已然成为常态,“它能根据田间作物需求,呈现变量施肥图、高程信息图等,一旦发现田间杂草和病虫害等问题,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可大大减轻农民辛苦指数,还能增产增收。”汤磊通过智能化播种、科学化管理,使农场的种粮效益有了较大提升。今年夏季,其小麦亩产达到1100多斤,价格卖到1.42元每斤,再加上为周边农户提供的各类服务,农场目前年收入达60万元。

“现代农业前景广阔,希望的田野大有可为,农民也是一个体面职业。”如今,汤磊不仅学会了如何种田,还掌握了无人化农场的相关技术,更加坚定了他从事农业的信心。汤磊说,能在农业上做出一番成就,对自己的人生来说何尝不是一次“丰收”。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