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阳芳 宦珅婕)班级群、小区业主群、粉丝群、外卖红包群……大家微信加入的群聊越来越多,本该是用来聊天分享、获取消息的地方,可如今却不时出现虚假信息。近日,市民徐女士就向记者反映,她所在的社区群内,9月19日凌晨三点多突然热闹起来,两位“邻居”聊得热火朝天,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
“两人看似是邻居,但其实是在‘唱双簧’演戏,要不是我之前看到过类似的套路,还真有可能被骗了。”徐女士说,“之前我就通过群聊添加了陌生人的微信,结果对方推荐了很多高价的减肥茶,但其实都是‘三无’产品。”徐女士表示,这些套路,极有可能让一些急于减肥的人上当受骗,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避免有人上当受骗。
记者了解到,相似的案件时有发生,一些诈骗分子混进人多的社区群、业主群,发布虚假广告、求助信息、诈骗链接等,引诱市民上钩骗取钱财。随后,记者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指导员陶源提醒广大市民,遇到此类群信息,需仔细甄别,避免陷入对方自导自演的诈骗陷阱。要牢记不轻信、不转账、不泄密,如不慎被骗,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