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00后”幼儿园老师的过节烦恼

核心提示: 教师节刚过去没多久,中秋节又来了,对于踏入职场仅两年的“00后”幼儿园老师王悦(化名)来说,节日到了,烦恼也就来了。

本报记者 马骏

教师节刚过去没多久,中秋节又来了,对于踏入职场仅两年的“00后”幼儿园老师王悦(化名)来说,节日到了,烦恼也就来了。

“学校有规定,我真的不能收。”“教育孩子,照顾孩子,这都是我们幼儿园老师该做的。”“放心吧,老师对班上的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距离中秋节还有十多天,王悦已经拒绝了班上多位家长送来的“好意”,而距离上一次拒绝这些家长的礼物,相隔仅十天左右。

王悦虽然年轻,但也明白家长送礼的原因。“这些家长总觉得送礼和不送礼,会让老师在对待孩子时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度。送了礼,老师就会对孩子更照顾些,家长们也更放心些。”王悦说,“家长不明白的是,这份‘照顾’不仅是老师不想背负的,也对孩子的成长无益。”

王悦表示,自打她进入幼儿园成为一名幼师后,教师节、中秋节甚至是圣诞节这样的洋节,都成了一些家长送礼的“契机”。虽然从幼儿园到中学,各个学校都在发告知书,明确拒绝家长送礼,但总有一些家长认为老师的内心是想要这些礼物的,只是面子上抹不开而已,认为“该送还得送”。每次遇到家长送礼的情况,王悦只能不停地拒绝。但有些家长比较执拗,王悦也有些不知所措。“以前,有家长买了水果放在门卫室,把老师的名字贴在上面就走了。”遇到这样的情况,王悦总会想办法找到送水果的家长,把水果还了。实在拗不过,王悦便带着这些水果去教室,告诉孩子们这是某某的家长送给大家的,让孩子们分享了。“后来,学校严禁家长把这些礼物放在门卫室,这样的情况才有所改变。”王悦说。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找机会当面将礼物送到王悦手中。“家长们大多不会送贵重的东西,所以很多家长会在送礼时说‘收下吧,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家长们不知道的是,不管是什么礼物,我们老师都是不能收的。”于是,当遇到拗不过的家长时,王悦便先收下,然后去店里问清楚商品价格,再通过转账的方式把钱退给家长。家长不收钱,王悦便在之后找机会把东西退还了。

久而久之,对王悦来说,节日成了一个花“冤枉钱”的时候。“前几天,就有一位家长以中秋节的名义非要送我月饼,我只能把那月饼买下来,之后送到我亲戚家去。”王悦哭笑不得地说道。

“网上有时候也会曝出老师收礼的新闻,甚至有老师向家长索要礼物。但我觉得,那都是教师队伍中的极少数,极个别。”王悦觉得,一个班的孩子在一起学,在一起玩,自然而然地形成某种氛围,如果老师区别对待,那整体氛围便不会好,而对所谓的“被照顾的孩子”也未必好。相反的,如果老师能够一视同仁,对不同情况的孩子能够毫无顾虑,以孩子本身为出发点去施教,该批评就批评,该表扬就表扬,把机会平均分到每个孩子身上,那大家就都能有不错的进步。“对我来说,最好的礼物就是孩子家长的一份信任,以及平日里及时的家校联系。只有真正的家校共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好孩子,而这个结果不仅是家长所希望的,同样是每一位老师所希望的。”王悦如是说。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