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发布“健身合同示范文本”
健身行业有了“七天冷静期”
本报讯(记者 郭淑)近年来,去健身房健身逐渐成为市民追求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但以预付费为主要消费模式的健身行业普遍存在“办卡容易退卡难”的消费纠纷。不过,长三角地区日前发布的“健身合同示范文本”有望解决消费者“退卡难、退费难”的问题。9月1日起,长三角区域内体育健身行业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参照该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据了解,该合同示范文本参照《上海2021版》,实现“三个一”升级:一、统一“冷静期”做法,设置七天冷静期全额退款条款,对长三角区域体育健身领域的冲动型消费者提供了有力保障;二、倡导“一卡通用”,针对长三角区域人员流动频繁、健身企业跨省市连锁经营的特点,合同明确了会籍、办卡、解约、退费等体育健身核心要素的约定,尝试让消费者持一张卡可以在长三角区域同品牌门店通用;三、统一一个“计费公式”,合同沿用《上海2021版》创设的公式,确定余额计算方式,明确约定退费期限,力求使长三角消费者的退费标准一致。
近日,记者就此联系了我市奥体健身中心、金仕堡、熊猫健身、恒大名都游泳健身会所等多家健身中心,了解到大部分商家均已知晓这个“健身合同示范文本”,不过具体如何实行,目前还在观望中;少部分商家则表示,自己还不了解,之后他们会向公司总部反映这一情况;还有商家表示,自己目前还不能接受全额退款,但可以根据顾客使用情况进行部分退款。
对此,记者联系了我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健身合同示范文本”是由上海市联合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四地的体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制定的,自2023年9月1日起,长三角区域内体育健身行业的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参照该示范文本订立合同,但仅适用于体育健身服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会籍类健身服务,不包含私教等课程类健身服务,广大消费者在订立合同前需全面细致阅读合同条款,对有疑问的条文规定及时提出异议,与商家进行协商修改。
网友评论